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全港共有6,228個課餘託管名額,服務372,557名6歲至12歲的學童,即平均每近60名學童爭1個託管名額,而且這項服務收費每小時超過20元,不少基層家庭負擔不起。有基層婦女表示,自己外出打工的時薪僅四五十元,卻有一半收入用於託兒方面,捉襟見肘。
Candy在疫情後全職照顧女兒,現時一家四口的經濟重擔落在丈夫身上。她透露曾輪候託管服務多年,9歲長女幸運地分配到社協的託管服務,但4歲細女即使排到坊間的託管服務,但嫌貴未有使用,「服務需要20元一小時,即使我做到約四五十元一個鐘嘅工作,都意味着一半薪金要用於託管服務。」
Candy認為自己若找短短幾個鐘頭的兼職工作賺得不多,又不能全心照顧小朋友,「我哋冇辦法只做幾個鐘,中途冇可能話走去接小朋友,到底我做唔做嘢好?自己照顧唔到,又搵唔多。」她希望政府能向基層婦女提供更多資助,在社區設立更多不同形式的託管照顧服務,讓她們能選用,全心投入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社協促訂兒童照顧者政策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出,香港的託兒服務僧多粥少,家長們即使搶到名額,亦可能負擔不起服務費,而政府推出的社區保姆服務亦推廣不足,「宣傳唔夠,服務獎勵金亦只得每個鐘約25元,缺乏吸引力,咁低人工肯定無人做保姆,劏房戶想做又話劏房唔適合照顧小朋友。」
施麗珊認為,政府應盡快檢視及制訂兒童照顧者政策,例如設立低收入家庭兒童照顧者津貼提供輔助、按地區需要增加各類託兒服務的資助名額及完善託兒配套等,以釋出基層婦女的勞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