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楚原(原名張寶堅)與南紅婚後育有一子張詩樂。雖然出身於電影世家,詩樂只是兩歲多時在《七十二家房客》中客串「福仔」一角。楚原離世翌日,張詩樂透過曾拍由楚原執導的《三少爺的劍》一炮而紅的爾冬陞把悼文轉交予記者,內容如下:

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

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

取自《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宋 向滈

念父親楚原(1933-2022);多謝各界關心,先父不負此生,遺願一切從簡,喪禮由家人閉門憑弔,望有心人每看香港電影,可給丁點懷念。張詩樂 泣告(22-2-2022)。

所提到的「先父不負此生」,應是詩樂回應先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段話,而楚原也曾於2018年「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典禮上把這段話贈與來賓。以下是他在公布獲「終身成就獎」後在台上發言的初段和末段話的內容:

將一個終身成就獎,

獎畀一個終身冇乜成就嘅楚原,

你哋即係迫我夾生(夾硬)講句受之有愧啫!

x x x

最後我送畀大家,我鍾意嘅幾句說話:

當你回首往事時,

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

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

咁你就可以好驕傲咁同自己講;

你,無負此生!

楚原縱橫演藝界凡四十餘年,編劇、導演、演員通通都當過。由1959年的粵語殘片時代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國語片與新粵語片時代,曾拍攝多部經典賣座電影。「退役」後的他在不愁衣食下甘願去當電影、電視中的「茄哩啡」(閒角)。無論所處崗位,他給觀眾的感覺總是克盡職守,還很多時有高光的表現。有這樣的豐盛演藝人生在演藝界中實屬少見。然而,楚原竟跟我們說拿這個「終身成就獎」是「受之有愧」,真是玩味十足!

明眼人應看得出所謂「受之有愧」乃自謙之詞,又或者可視之為待得那麼久才頒這個「老人獎項」給他的抱怨之詞。實話實說,如果沒有如此這般成就,這種話兒是說不出口的,所以對楚原這番話的最佳回應是:

你,受之無愧!

末段話中提到的「碌碌無能」、「虛度年華」,如是者不是應該感到「悔恨」、感到「羞恥」的嗎?

究竟怎樣才算「碌碌無能」和「虛度年華」呢?「碌碌」指平庸無奇、毫無作為;「無能」指沒有才能。「碌碌無能」就是指無所作為,與「碌碌無為」義近。「虛度年華」指無所事事,讓時間白過,與「虛度歲月」義近;也可作年齡徒長的自謙詞。如說某人「碌碌無能」或「虛度年華」,他就是每天都在混日子。

對那些只是懂得「食共瞓」(吃與睡)的人或舊時吃鴉片煙的二世祖而言,他們終日無所事事、不善生產,絕對是「碌碌無能」。一般人認定:「掃街」(清潔街道)是一項無甚才能的人才去擔任的工作;「煮飯婆」(燒飯的家庭主婦)除了弄飯給家人吃就什麼都不會做;「揸𨋢」(操控電梯升降)只是拉拉閘、按按鈕,屬一項簡單不過的工作。沒錯,論性質,這些工作相對簡單,但總得要有人來做;無論如何,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一種貢獻,所以他們並不「碌碌無能」也不「虛度年華」。

不少人,尤其有識之士,認為一生人至少要做過一件大事或創過一番事業,才算不枉此生,否則與「碌碌無能」、「虛度年華」無異。礙於人的能力各有差異,因而不是人人都有那個能力去「有為」。人的能力不同所以在社會上的功能也不同,能力不高的便去負責功能不高的工種,所以不要因為一己能力不高或擔當低下角色而感到「碌碌無能」、「虛度年華」,只要按自己的能力、站好所處崗位,亦即盡其在我,那何來「悔恨」、何來「羞恥」?

回說楚原:他就是沒因為在低潮時感到「碌碌無能」而「悔恨」,才可以從谷底處再往上爬;他就是沒因為以「過氣」資深導演的身份在電視與電影中當「茄哩啡」感到「虛度年華」而「羞恥」,才可以在晚年過着遊戲人間的生活;所以筆者也認同其兒子對他的評價:

你,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