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一名40歲家庭主婦誤墮電騙陷阱痛失約6500萬元巨款。警方今日(6日)通報一宗電騙案,一名女子於今個月3日報案稱早前收到自稱為假冒內地官員致電,並按指示在對方提供的網址中輸入個人資料,包括個人銀行戶口及密碼,又按指示交出「保證金」,最終發現在10個月內共被轉帳及騙走共約6500萬港元。警方指,該起案件暫時為今年涉款最多的電騙案。

警方通報,一名40歲主婦墮電騙陷阱痛失6500萬元。(直播截圖)
案件中騙徒使用的虛假商業合同。(直播截圖)

警方經調查指,女事主於去年6月接到陌生人電話自稱中聯辦官員,稱女事主涉一宗在內地發放假新冠疫苗資訊的案件,其後聲稱作背景審查,向事主提供一個假冒中國人民檢察院網站的網址,要求事主輸入個人資料,包括個人銀行戶口密碼。女主於去年6月至8月分別5次按照指示與4名騙徒到相約地點見面,期間騙徒拿出一份假商業合同,聲稱方便向銀行解釋款項去向,並要求事主將4600萬元轉賬至假合同上的銀行戶口,提交「保證金」作刑事調查之用。事後事主與丈夫商量事件,並將騙徒電話交予丈夫接聽,丈夫懷疑妻子墮電騙陷阱,其後發現銀行戶口再被人轉走約1900萬元,遂於翌日報警求助。

「假冒官員」電話騙案三部曲。(直播截圖)

警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指在「假冒官員」電騙案中,騙徒會以預錄錄音致電市民,並聲稱為速遞公司、銀行或政府部門等,要求市民按鍵收聽語音;其後聲稱市民在內地涉及刑事案件,需要提供其銀行資料作快速審查,在部分案件中騙徒甚至會向受害人出示其相片、姓名及身份證等個人資料;騙徒會要求受害人下載應用程式或登入偽冒網站,以此操控受害人的銀行戶口,最終達到轉走存款的目的。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