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第五波疫情仍未受控,香港公共醫療資源持續緊張。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醫管局近日逐步增加指定診所數目,由最初的7間增至17間,下周會再新增6間,將共有23間提供服務。至今17間「指定診所」已處理4.2萬宗個案,局方會視乎使用量調整服務名額。其中,伊利沙伯醫院已完成轉為「定點醫院」的工作,主座大樓裏大部分病人已安排出院或轉院,以騰出病床接收新冠病人,不適合轉院的病人將留院繼續接受治療。
內地團隊料下月來港服務
特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亦在社交網站表示,為集中人手及資源,接收重症新冠病人,天水圍醫院和北大嶼山醫院早前已轉為接收新冠病人的定點醫院;伊利沙伯醫院近日亦轉為定點醫院,提供約1,300張病床,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律敦治醫院及靈實醫院,未來亦將陸續轉為定點醫院。醫管局會盡快將公立醫院約一半的普通病床,改裝為適合接收新冠病人的設計,以提供約1.15萬張病床。
陳肇始說,特區政府已向中央請求內地醫療團隊來港支援,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應急醫院將由內地醫療團隊營運,預計下月可分階段投入服務。
為了保護長者,特區政府亦會設立更多長者隔離及暫託社區設施,並加強支援安老及殘疾院舍,為長者提供新冠藥物及加快接種疫苗。
她並透露,早前曾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私家醫院代表會面,呼籲私院作為香港醫療系統重要一員,應為新冠病人提供不同形式的醫療支援,以紓緩公院壓力。
聖保祿:響應呼籲參與營運
聖保祿醫院昨日表示,該院響應特區政府呼籲,將參與運營位於港灣道體育館的新冠長者暫託中心,涉約130張病床。該暫託中心可照顧經公院急症室轉介的長者,及本身居於院舍但病情穩定的確診長者,他們可在暫託中心居住至檢測不到病毒安全返回院舍,其間無須佔用公院病床。
該院續稱,自疫情爆發起,已為近5,000名轉介病人提供電腦掃描和核磁共振檢測;為250多名公院病人進行手術;撥出20張病床接收公院非新冠病人,增加腎臟透析名額予公院病人;至今亦曾診治300多名輕症新冠門診病人及5名住院新冠病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