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檢獲的毒品數字在去年有所增加,重量及涉及金額屢見新高,其中,警方毒品調查科在去年12月下旬在鯉魚門進行的一次打擊毒品行動中,與警方飛虎隊及水警配合,起獲逾1,200公斤、市值估計達8.4億元的氯胺酮(K仔),今次亦是警方有史以來破獲最大宗K仔毒品案。
根據禁毒常務委員會2021年底發布的去年首三季的吸食毒品情況中,青少年吸毒人數顯著上升。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統計表中顯示,去年首三季被呈報的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較2020年同期大幅上升79%,學生吸毒亦有上升情況。青少年最常吸毒的地點為「自己或朋友的家中」,其次是「會所、大廈、酒店或酒吧內」,分別佔比53%、35%。至於吸食原因,超過四成為「解悶/情緒低落/壓力」,而「受到同輩朋友影響/想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則接近六成。
《2021年香港整體治安情況》顯示,去年嚴重毒品案有1,570宗,比2020年增加37%。販毒集團受疫情影響,改變運毒方式走私特大量毒品入境。警方破獲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販運可卡因及販運氯胺酮案件,多種毒品檢獲量均增加兩成至6倍。
去年4月,警方在火炭一棟工業大廈的單位及沙田某住宅單位中檢獲可卡因,共計706公斤,市值超過9.4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宗販運可卡因案件。
至於警方破獲的最大宗販運氯胺酮(俗稱「K仔」)案,則是在去年12月下旬,販毒集團趁聖誕及新年之際,增加毒品供應,警方在鯉魚門檢獲1,266公斤,市值超過8.4億元的K仔。毒品調查科總督察葉秀蘭當時指出,販毒集團安排大量人手負責「睇水」,並利用租車減低被追查的風險,增加執法難度。
資料顯示,涉嚴重毒品罪行而被捕的青少年有所增加,而當中10歲至15歲犯案的少年更增加1.1倍,顯示較年幼的青少年被利用參與販毒活動有上升的趨勢。
據警務處發布的《2021年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打擊毒販,特別針對利用學生及青少年販毒的不法分子」及「採用多機構合作和以社區為本的模式,加強學生及青少年的意識,防止他們吸食毒品。」為打擊毒品項目的重點工作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