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香港在「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下,筆者依據曹植的《七步詩》、李煜的《虞美人》仿作了《新七步詩》——延防疫禁令、《新虞美人》——變種肺炎版,以描繪當前狀態:
《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新七步詩》延防疫禁令
禁令收無期 全城苦中泣
以為可翻身 轉頭全告急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新虞美人》——變種肺炎版
變種肺炎何時了?棺材老本剩多少。
通關無期空吹風,各界不堪回首苦其中。
隱形傳播實實在,禁令點寬改。
問君儲埋幾多愁?恰似口水鼻涕係咁流。
順帶一提,與《七步詩》、《虞美人》相類的詩詞通常被選作學生朗讀的素材;以「粵語朗讀」時,須注意以下三點:
1. 字音考究——字正腔圓
2. 聲音控送——抑揚頓挫、徐疾有致
3. 感情投入——按文意
拜年時,各人少不免要講些「吉利」的說話,如:恭喜發財、心想事成、橫財就手等;廣東人會說這些是「老黎」(黎4-2)話。如辦起事來「不順利」,廣東人會說「唔老黎」。
示例:
考咩試都好,我一定袋住呢條「老黎」(順利)手巾仔,因為從來冇失手過!
今日響地鐵有個和尚坐埋嚟,都好「唔老黎」(不吉利)啫,今晚「打牌」(打麻將)咪預我!
廣東人喜歡叫姓「陳」的男性做「老陳」(陳4-2);「梁」的男性做「老梁」;姓「鄧」的做「老等」;姓「黎」的做「老黎」……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不順利」、「不吉利」的事情會與「黎先生」有關連。據筆者的考究,「不順利」的升級版是「常常不順利」,其另一講法是「老是不順利」,廣東人將它說成「不老利(利/lei6)」,說下來就說成「唔老黎(lai2)」了。
最常見的「食字」手法類似西方的Wordplay,是以近音字/諧音字改動原有成語或語句,從而收戲謔之效;不少搞笑的「IQ題」、「冷笑話(爛gag)」的本質也源於「食字」。據筆者的考究:
「食字」是「食」掉原詞部分的「字」致使其原意改變的一種修辭手法。
《香港網絡大典》是一個以粵語用詞和港式粵語為基的網絡百科全書網站;由於是網民的「集體創作」,資料的真確性有待考證。以「食字」為例,當中指出「食字」相當於「捉字蝨/捉字虱」。據筆者的考究,「捉字蝨」中的「蝨」的本字是「失」,此詞的意思是:
「捉」人家書寫「字」句中的「失」誤,多為錯用詞語或錯別字。
根據中國人的傳統,大人與小孩於新年期間逢人見面少不了說些祝福語。筆者也不例外,也送上一個虎年的祝福語——原詞是「苦盡甘來」;以「苦」代「虎」,變成「虎盡甘來」。然而,「虎盡」可指虎年的盡頭;「虎盡甘來」就是指到了虎年年底「甘」才回來,意味着大家仍要多過一整年苦日子(即便這個極可能是事實)。據此,這個「食字」成語不算好,且「甘」會是好到哪裏也覺模糊;好罷,就來個實際點,把「盡」換作「進」、「甘」換作「金」,就得出了「虎進金來」;意味着一踏「進」這個「虎」年,「金」便隨之而「來」,亦即財源到來,那「虎進金來」不就是可界定為虎年最「老黎」的「食字」成語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