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梁淑貞、解雪薇,關秀英)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昨日新增120宗確診,在86宗本地個案中,11宗源頭不明個案跨越多區,另有70多宗初步確診。爆疫重災區的葵涌邨,隨着逸葵樓圍封行動前日結束,映葵樓、夏葵樓昨日亦解封,居民急不及待外出返工或飲茶,但「邊解封,邊確診」的問題仍存在,衞生防護中心昨午公布,葵涌邨新增20宗確診,累計416宗。
有專家認為,葵涌邨應多圍封三日達清零才解封,以減低傳播風險。有居民對疫情感憂慮,情願再圍封多一會兒。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相信葵涌邨三幢大廈的傳播鏈已大致截斷,不會有大型爆發,圍封行動已經達到目的,但不排除稍後有確診個案,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本港連續7日錄得逾百宗確診,張竹君表示,葵涌邨確診個案累計涉及210個單位,新增20宗個案。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夏葵樓、映葵樓觀察解封後情況,居民向職員出示陰性結果證明後便可離開大廈,並獲政府派發賀年禮包。有居民外出購物、買菜,有居民繼續排隊接受檢測。
市民憂邨民帶病毒出街
夏葵樓居民陳太及陳小朋友表示,「圍封強檢期間非常難受,好擔心自己會中招;現在檢測陰性,終於放下心頭大石。」陳太表示,今次事件令自己和家人更小心,會做好消毒同清潔,不知幾時會染疫,盡量不外出,也不打算去拜年。
在附近商場的市民劉先生表示,不清楚還有幾多傳播鏈,認為現時解封未是時候,「應再圍封強檢一些時間,待完全沒有個案再解封較為理想,居民走出來是否有隱形病毒,都好難講。」
張竹君指出,葵涌邨的新增患者大部分是在檢疫中心確診,只有夏葵樓有一個單位有新個案。她形容,「圍封行動已經達到目的,但邨內多共用設施,可能存在環境污染,不排除確診個案陸續有來,所以不可掉以輕心。」居民須持續接受檢測。
專家倡清零後三天解封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政府初期圍封時,居民抗拒圍封禁足,若政府派員上門檢測,並提供病假證明等安排,居民便可安心留家隔離。從公共衞生角度,Omicron僭伏期中位數是三日,仍有個案但解封,不排除有持續傳播情況,最好在清零後三天才解封。
梁子超認為,衞生署應勸該邨居民留家,出入應戴貼面的口罩,避免人多時乘搭電梯,深喉唾液有三次陰性結果才返工,以免帶病毒到工作場所。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表示,社區內仍存在多條隱形傳播鏈,疫情依舊嚴峻,「隱形傳播鏈一般會隨着時間『斷開』,但棘手在於多個無源頭個案並無線索,難以溯源和及時截斷傳播。」他預計疫情仍處於高峰期,難以預判是否到見頂,有待「斷尾」後確定,「到回顧才知道,多看幾日甚至一星期,是否有持續下滑的跡象。」
檢測變群聚 封樓安排待改善
葵涌邨三座疫廈相繼解封,惟邨內被困住戶認為政府早前多項安排有改善空間,包括檢測及衞生方面。
檢測方面,有住戶指政府逐層檢測安排滯後,令不同樓層居民曾連日出現聚集及在電梯、大堂擠塞的情況,擔心交叉感染機會大增。
至於衞生清潔,更是圍封初期邨內居民一大詬病,由於原有的清潔承辦商,員工須全數檢疫,大廈內、電梯大堂垃圾成堆,不少住戶憂慮恐有二次播疫危機。
此外,有邨內打工仔指出,不僅「禁足」期間「手停口停」,大廈解封後,有居民說僱主要求提供衞生署簽發的病假紙,否則會被放無薪假甚至解僱。工聯會早前表示,已收到70宗涉被迫放無薪假、解僱等的求助。
房屋委員會昨日於社交媒體發文表示,供居民查詢的臨時熱線中心於上周日7時運作,對於一般資訊可做到即時回應,亦有對葵涌邨各座住宅大樓多個地方及公共設施如樓宇大堂、升降機、樓層走廊等加強消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