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葵涌邨疫情如火燒森林,病毒恐隨從事各行各業的居民蔓延至其他屋邨及院舍。一名任職大窩口邨保安員的葵涌邨居民早前確診,昨日大窩口邨亦分別有一名81歲婦人及18歲女學生確診及初步確診。有居於葵涌邨的護老院及醫院職員亦中招,威脅疫苗接種率偏低的老人院及醫院。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承認,全港Omicron疫情難以控制,因為不少患者沒有病徵,加上病毒潛伏期短,當衞生署發現時已出現傳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表示,關注大窩口邨的疫情風險,特區政府將視乎情況推出措施。

◆葵涌邨居民昨晚在屋邨地下排隊輪候檢測採樣。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葵涌邨群組的患者遊走全港各區,張竹君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鄰近該邨的大窩口邨昨日出現兩宗個案,一名居於大窩口邨富強樓的81歲退休女子確診,疑感染Omicron,CT值17,屬高病毒量,患者通常在附近地方活動,見到保安員不時會打招呼,但沒有直接接觸。由於該邨一名居於葵涌邨的保安員日前確診,不排除是該名保安員播疫。同時,一名居住在大窩口邨富德樓、就讀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的18歲女學生,昨日亦初步確診。

葵涌邨群組亦入侵護老院舍。逸葵樓初確個案中有一名49歲男子在葵涌邨商場松悅園耆和護養院工作,主要負責照顧院內其中50多名院友。他上周三檢測呈陰性,上周四最後一天上班 ,上周五感不適,接受檢測呈陽性,院友昨日被送到亞洲博覽館檢疫。該名49歲初確患者亦有在德昌大廈德昌護老院做兼職,負責在藥房派藥,平日不會接觸長者,但院內人士需接受檢測。

瑪嘉烈醫院兩病人服務助理中招

瑪嘉烈醫院產前病房兩名病人服務助理亦受感染,其中一人居住映葵樓18樓,上周五因喉嚨痛到仁濟急症室求醫後確診,工作時有佩戴口罩,不需接觸嬰兒,負責協助護士進行護理程序。她於上周四晚在沒有佩戴口罩下與另一產前病人服務助理在茶水間傾談,對方亦初步確診。另有11名醫院員工正接受檢疫。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昨日表示,有33名職員被列為其他接觸者,暫時9人的檢測結果屬陰性。由於工作時需佩戴口罩等防疫裝備,未有病人被列為緊密接觸者,但有52名病人被列為其他接觸者,20人已接受檢測結果陰性,另外32人交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該局又收集了產前病房32個環境樣本,暫時全屬陰性。產房已停止接收新症及出院安排,會徹底清潔消毒。

◆每一輪都有數以百計的居民,在屋邨地下密集排隊輪候檢測採樣。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被問及可能全港需面對爆疫風險,張竹君承認目前Omicron疫情很難控制,「因為很多人無病徵,即使有病徵都有點像感冒般,很多人可能輕視情況,到求醫才確診。不要以為冬天會是流感,其實流感最近不太流行,如果有病徵,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多於其他原因,加上 (Omicron)潛伏期短,很多時一發現已傳染家人及其他人。」她呼籲市民如有不適及到過高危地方要接受檢測,同時保持警覺及減少活動。

政府防疫能力有限 需善用人手資源

面對葵涌邨疫情有蔓延情況,香港需要全民強檢嗎?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另一個記者會上重申,全民檢測必須配合禁足令,須要市民在檢測未有結果前逗留在一個地方,避免病毒四圍走,「不要說全港,即使是九龍西,要該區居民禁足5天,甚至只是24小時,大量市民日常生活如何安排?」她指出,政府防疫能力有限,所以要將人手資源用於最有功效的地方,例如當發現污水呈陽性時採取行動。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