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調查組)疫情之下,生意難做,有商家及代理公司為推廣生意,會聘人張貼街招、擺放易拉架大賣廣告,但此等行為既阻街又影響市容,更屬違法。
大公報記者調查發現,「街招黨」以公司化運作,一條龍經營,由印刷、製作到定點張貼、擺設,以至定點清除街招避責,十分有組織,月入可高達百萬元。有「街招黨」甚至為爭位擺放易拉架,幾乎大打出手,有人則為招攬生意,肆無忌憚亂貼街招,阻塞街道亦有礙觀瞻,更滋擾市民。立法會議員促請食環署加強執法,重整市容。

大公報記者近日走訪全港多個商業及豪宅區,發現亂貼街招情況嚴重,五顏六色的街招層層疊疊貼滿閘門或牆壁,有商舖、銀行更誇張到完全被海報、街招包圍得「密不透風」。
亂貼街招及亂擺廣告易拉架情況日趨放肆,有知情者向大公報記者透露,背後多有街招黨的公司化運作,他們提供所謂「一站式」服務,由印刷、製作到定點張貼、擺設,以至定點清除街招避責等手法,都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全部收費明碼實價,收入非常可觀。
貼街招擺易拉架 月賺百萬
大公報記者發現有「街招黨」十分猖獗,在網上標明價目表,張貼A4紙大小的街招,不計印刷費,每區每次400張,每張收費一元;若要將街招貼到六呎以上高度,每張加收2.5元;若要貼得牢固,全數九成用白膠漿張貼,每張加收三元。擺放廣告易拉架至少要擺30日,每日擺三至四小時,擺放位置視乎地段,每日每次收費25元至50元不等,製作費另計。以觀塘廣場周邊為例,80多個廣告易拉架僅是擺放的收費,「街招黨」已月入逾10萬元。
至於彌敦道或銅鑼灣等商業旺地,「街招黨」還提供「包貼包撕」的服務,聲稱平日晚上七時張貼街招或海報,翌日清晨六時許撕走,周六或公眾假期下午二時後張貼,次日清晨六時許清走,免被銀行投訴和執法。收費方面,海報每周400張2800元。
據悉,每逢節假日前夕,「街招黨」活躍的觀塘及彌敦道,有近百人負責張貼街招及擺放易拉架,月入達百萬元,非常可觀。
下午四時許出動 鬼祟張貼
「街招黨」為爭位屢爆衝突,觀塘的開源道、成業街及巧明街周邊公司、商舖、食店林立,每日人流如鯽。在觀塘廣場外,每到午膳或傍晚放工時段,該處常被廣告易拉架「攻陷」,亂貼街招情況亦非常普遍。大公報記者採訪當日的下午四時許,目擊多名男女推着三架裝滿廣告易拉架的手推車,在人行道上忙着搶佔位置擺放易拉架。有手推車上更印有「代客印易拉架,承接擺放」的聯絡資料。其中一個由兩名男女打理的攤檔,不到半小時已將20多個廣告易拉架擺滿開源道兩旁,男子其後走向成業街,一邊東張西望,一邊在背着的袋子中取出不同街招,貼上大廈及商舖外牆,全程鬼鬼祟祟。
當日,記者還在開源道和巧明街交界,目擊兩名女街招黨疑因爭位擺放易拉架,爆發爭執拉扯,幾乎大打出手,要途人調停勸止。至下午五時許,開源道兩旁幾乎已被易拉架攻陷,約80多個易拉架令熙熙攘攘的行人道更形狹窄,惟未見有食環署人員前來執法。
食署發告票 年均逾3000張
食環署發言人回應《大公報》查詢時表示,過去三年就全港有關非法展示宣傳品,發出的定額罰款通知書分別為2019年3647張、2020年3455張及2021年3209張。
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104A(1)條規定,任何人在政府土地(除非獲得主管當局書面准許)展示或張貼招貼或海報,即屬犯罪。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10000元及每日罰款300元。另外,執法人員可根據《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第570章)向有關違例者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損牆壁欄柵外觀可判監
此外,據本港《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的第8條,在沒有擁有人或佔用人同意下,以粉筆、漆油或其他方式,在任何建築物、牆壁、欄柵等之上書寫或留下記號,或將之弄污或毀損其外觀,可處罰款2000元或監禁三個月。
商戶:撕極都有,煩死!
亂貼街招情況雖然不是新鮮事,但近期經濟不景,又時值歲晚,情況更甚。市面上隨處可見鋪天蓋地的街招,影響市容,滋擾商舖。有不堪其擾的商舖被迫在店面「反貼」告示詛咒亂貼街招的人,惟歪風難遏。
「真是太離譜了,每次收舖後次日回來,都發現舖頭被人貼了不少街招,撕極都有,煩死!」有觀塘臨街商舖東主對大公報記者訴苦道。
其實,觀塘區只是亂貼街招亂象的冰山一角。其他商業區的情況同樣嚴重。在彌敦道由佐敦至太子的一段路,每晚六時銀行關門後,幾乎每日均有街招黨在銀行或已關門的商舖閘門及外牆上狂貼海報,有銀行門面誇張到完全被海報「淹沒」。大公報記者在彌敦道目擊有男街招黨肆無忌憚地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於銀行及商舖外狂貼海報。
在較多商舖結業的銅鑼灣和旺角,放租空舖經常被人反覆貼滿了成吋厚的各式海報和街招,令市容受損。
除了商業區外,豪宅區亦被「攻陷」,隨着賣樓潮出現,淪為亂貼街招重災區。
食環清潔工:清理非職責範圍
由九龍塘、何文田等傳統豪宅區,到大圍、沙田、馬鞍山等高尚住宅區,寫着「超筍」字樣的賣樓街招,貼遍了路邊欄杆、交通燈、指示牌、巴士站甚至垃圾桶。九龍塘更有人將豪宅放售街招貼在電燈柱約三米高之處,以防被清走。
每到晚上,這些隨風飄起的街招,恍如古裝電影中殭屍額上的符咒,嚇壞膽小的夜行婦孺。
港島區及深水埗等多區情況亦類同。在灣仔、銅鑼灣、大坑及深水埗的福榮街、長沙灣等地,路邊的電箱、咪錶、交通燈、交通指示牌等都成了街招黨的目標,不但干擾道路指示牌,易生意外,張貼的污漬更影響市容。
清理街招本是食環署責任,不過,有深水埗的食環署清潔工向記者表示,清理街招非職責範圍,也有清潔工只清理垃圾,對旁邊的街招無動於衷,視而不見。
議員促裝「天眼」蒐證 加強巡邏掃蕩
亂貼街招存在已久,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回應《大公報》表示,政府除加強票控外,還應對症下藥,加強定點巡邏打擊張貼街招及擺放易拉架黑點,並安裝「天眼」加強蒐集執法證據。嚴正打擊背後的違法集團,遏止得寸進尺的亂貼行為,截斷、杜絕法律灰色地帶和衝擊法律底線行為。
地產代理斥亂貼 損全行形象
有地產代理直斥,亂貼街招催谷生意,不但嘩眾取寵,方法錯誤,令公眾對行業形象大打折扣,亦對附近居民及道路使用者造成滋擾,百害而無一利。
亂貼街招更可能觸犯《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據地產代理監管局制訂的《操守守則》,地產代理和營業員在執業時,必須避免從事有可能觸犯法律的活動,亂貼街招屬不良行銷方式。
這些「藏頭露尾」的地產街招,無持牌人或公司身份,只有電話,其準確性、可靠性及真實性成疑。消費者不可輕信,否則難有保障。
此外,無論持牌地產代理採取任何渠道發布廣告,必須依循監管局指引行事,確保廣告所載資料準確及有效,同時需符合相關規例,令消費者獲得清晰透明的物業資訊,行業形象才會得以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