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早前對市面上60款丸類進行基因檢測。圖為市民在超市挑選丸類。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各式肉丸是香港人打邊爐的常見食材,但大家食的牛丸又是否牛肉?龍蝦丸真的含龍蝦嗎?消委會昨日揭開謎底。消委會早前在市面抽查牛丸、貢丸、魚蛋、龍蝦丸等共60款丸類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全部10款龍蝦丸均檢不出甲殼類動物基因;20款牛丸樣品中,六成半樣本摻雜豬肉和雞肉,其中含牛量最少的牛丸,竟多達87%成分是雞,惟不少產品沒有在成分標籤說明,部分因宗教原因忌食豬肉的市民,隨時因此「打爛齋缽」。消委會已將結果轉交海關研究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60款丸類樣本包括預先及非預先包裝,當中有20款牛丸(牛肉丸及牛筋丸)、10款貢丸、10款魚蛋、10款墨魚丸和10款龍蝦丸,測試項目包括基因測試、重金屬、防腐劑、蛋白質、脂肪和鈉的含量等。

僅7款「純牛」 一款87%雞基因

在牛丸基因測試中,只有7款樣本檢出100%牛的基因,13款樣本同時檢出豬及或雞的基因,當中有8款檢出的牛基因比例甚至較豬和雞低。豬基因比例最高的「牛丸」是佳之選牛丸,豬基因高達57%,牛基因反而只有43%;牛基因比例最少一款是權記雲吞麵特級牛丸,牛基因僅為13%,87%為雞的基因。

海產類肉丸情況更令人咋舌,10款龍蝦丸樣本均檢不出龍蝦所屬的甲殼類動物基因,其中一款「iEAT」龍蝦丸在成分表標示的首種配料是龍蝦,卻完全無龍蝦成分。只有兩款產品在名稱上採用「龍蝦味丸」或「仿龍蝦丸」,顯示並非真正由龍蝦製成,分別是佳宝食品超級市場的龍蝦味丸及大埔振興肉丸的仿龍蝦丸。

另外,10款墨魚丸之中,7款含有魷魚基因,其中一款更含100%魷魚,毫無墨魚成分;10款貢丸樣本中,一半檢出純豬基因,另外一半則檢出含雞的基因。

「妹仔大過主人婆」不能接受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說︰「明白有時不是百分百(成分),但不可以是『妹仔大過主人婆』。牛丸無理由牛的成分少於50%,豬及雞多於50%,這是不合理。」消委會敦促商戶增加食材成分比例的透明度,預先包裝的肉丸亦要檢視其成分表的準確性。

除名不副實外,部分肉丸含有重金屬、防腐劑等健康隱憂。6款魚蛋、6款墨魚丸及3款龍蝦丸樣本均檢出汞(水銀)或甲基汞,當中甲基汞含量最高的樣本是德昌魚蛋粉魚蛋,不利胎兒神經發育。9款肉丸分別檢出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或亞硝酸鈉,當中4款含山梨酸,含量最高的一款牛丸達每公斤303毫克。消委會指,《食物內防腐劑規例》並未容許牛丸添加山梨酸,已把檢測結果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牛肉含量最低的權記雲吞麵特級牛丸,負責人接受傳媒訪問時解釋,產品由供應商提供,不清楚其成分比例。

德昌魚蛋粉回覆消委會指,產品使用海魚製作魚蛋,有重金屬無法避免,而且其魚蛋的魚肉成分比較高,故出現上述情況。其他涉事商戶潮樂潮州魚蛋牛雜專家、「食潮D」則回應指,知悉有關情況,已更換供應商或通知其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