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小朋友頻繁眨眼,大家要留意。
◆劉鑫教授
◆滴眼藥水
◆驗光配鏡

小兒目眼瞼頻頻眨動,不能自主控制,嚴重時會有顏面部肌肉抽動等伴隨症狀。中醫稱為「目劄」,眨眼本是一種保護性的不隨意運動,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不自主地頻頻眨動則為病態。在臨床上,多見於兒童,故又名小兒目劄,常雙眼發病,預後良好。若因不良習慣或偶然發生者,不屬病態。中醫認為,患這病多見於兒童及脾胃虛弱者,故應注意改變飲食習慣,勿偏食、「忌口」,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瓜果蔬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久視或熬夜,素體陰虛或血虛者應及早調理。當然,應講究衞生,勿用髒手、髒手帕揉擦眼部。如患目劄後應避免揉眼,並教育兒童眼部症狀消失後,應減少眨眼的有意行為,避免養成習慣。

◆文︰香港中醫學會 劉鑫教授 圖︰新華社、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病因病理與臨床表現

在西醫病因病理上,這病可因慢性結膜炎、沙眼、淺層點狀角膜炎、角結膜乾燥早期及屈光不正等引起。而在中醫病因病機上,則反而是與身體其他部分有關。

一·外感風熱,上擾於目,目澀不適,而致目劄。

二·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虛肝旺,氣血津液不能濡濡養目珠,以致胞瞼頻頻眨動。

三·肺陰不足,虛火上炎,津液受耗,目失濡潤而致瞬目頻頻。

四·脾氣虧損,肝血不足,血虛生風,虛風上擾胞瞼而致胞瞼頻頻眨動。

至於在臨床表現上,其症狀及體徵是,雙眼瞼頻頻眨動,不能自控;或伴畏光,乾澀不適;或灼熱癢痛;或至夜間及暗處行動不便,出現夜盲。另外,肉眼檢查眼內外無明顯異常;或見瞼結膜有乳頭增生;或見球結膜慢性充血;球結膜乾澀無澤;或用熒光素染色可見角膜有淺層點狀着色等症狀。

中西診斷及鑒別診斷

西醫診斷要點

一·多見於小兒,雙眼發病。

二·雙眼瞼頻頻眨動,不能自主﹔或伴癢澀、畏光、灼熱疼痛,喜揉拭﹔或至夜間及暗處行動不便,出現夜盲。

三·輕者外眼如常人,重者可兼瞼結膜充血,乳頭增生,結膜乾燥無澤,角膜上皮點狀脫失等。

中醫辨證分型

一·肝經風熱:胞瞼不自主眨動,乾澀作癢,畏光流淚,黑睛生星翳;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二·脾虛肝旺:雙目胞瞼頻頻眨動,眼乾澀,喜揉拭;煩躁不寧,啼哭不已,飲食偏嗜,納差形瘦﹔舌質淡,苔薄黃,脈細數。

三·肺陰不足:眨眼頻頻,眼乾澀癢痛,灼熱畏光,淚少,白睛微紅,或見黑睛生星翳,或有乾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

四·血虛生風:胞瞼眨動頻頻,目內外端好;面色無華,頭暈眼花﹔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中西治療各有方法

西醫治療外用為主

一·這病的治療,首先要尋找有無引起目劄的原發眼病,如有則根治原發眼病。

二·滴眼藥水:可選用人工淚液等滴眼,同時還可應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

三·塗眼藥膏:晚上睡覺時可塗抗生素眼藥膏。

四·驗光配鏡:屈光不正者應戴鏡矯正。

中醫治療辨證論治

一·外感風熱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主要藥物:金銀花、菊花、連翹、牛蒡子、淡竹葉、荊芥、薄荷、蟬蛻、白蒺藜、黃芩、甘草。若伴發熱、咽痛者,加板藍根、大青葉以清熱解毒;白睛紅赤者,加桑白皮、赤芍以瀉肺涼血退赤。

二·脾虛肝旺

治法︰健脾清肝殺蟲。

方藥︰肥兒丸加減,主要藥物:人參、白朮、茯苓、胡黃連、使君子、神曲、麥芽、山楂肉、蘆薈、炙甘草。

若眼乾澀不舒,常喜揉眼者,加太子參、山藥以益氣生津,若畏光流淚,黑睛生星翳者,加石決明、菊花以助清肝明目。

三·肺陰不足

治法︰滋陰潤肺。

方藥︰養陰清肺湯加減,主要藥物:甘草、芍藥、生地、薄荷、玄參、麥冬、貝母、丹皮。

若黑睛生星翳者,加密蒙花、草決明、木賊以明目退翳。若白睛紅赤,加赤芍、桔梗涼血清熱退赤。

四·血虛生風

治法︰養血祛風。

方藥︰四物湯加味,主要藥物:熟地黃、白芍藥、當歸、川芎、枸杞、白蒺藜、蟬蛻、菊花、甘草。若全身乏力,面色蒼白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生血。

中西醫經驗方

一·陸綿綿經驗方

藥物組成︰由胡黃連5克,蒼白術、白芍、茯苓、雞內金、麥芽各10克,蟬衣、防風各6克組成。

功效︰健脾清肝殺蟲。

適應症︰適應於目劄之脾虛肝旺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臨床應用︰大便燥結者加決明子10克,白蒺藜6克;大便不實者加太子參15克;面黃、消瘦者加當歸10克,大棗5枚;白睛紅赤者加桑白皮、麥冬各6克。

資料來源︰驗方(陸綿綿編《中西醫結合治療眼病·下篇》)

二·陳達夫治療小兒目劄的經驗方一

藥物組成︰柴胡10克,黃芩10克,炒穀芽30克,炒麥芽30克,蟬蛻10克,蕪荑6克,鶴虱10克,檳榔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肝健脾,祛風殺蟲。

適應症︰適應於小兒因飲食失調,脾胃不健,濕熱內蘊,肝經風熱之邪趁虛而入之目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臨床應用︰熱重者,加木賊、赤芍;癢甚者選加防風、蛇蛻、僵蠶;乾澀者,選加菊花、刺蒺藜、花粉等。

資料來源︰摘錄於《陳達夫中醫眼科臨床經驗》)

三·陳達夫治療小兒目劄的經驗方二

藥物組成︰蕪荑10克,百部10克,雷丸10克,鶴虱15克,檳榔10克,炒穀芽30克,炒麥芽30克,蟬蛻10克,甘草6克。

功效︰殺蟲健脾。

適應症︰脾不健運,內蘊濕熱而生蟲患。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資料來源︰《陳達夫中醫眼科臨床經驗》

四·石決明散加減

藥物組成︰石決明25克,草決明25克,荊芥10克,木賊10克,青葙子18克,赤芍15克,麥冬10克,梔子10克,百部10克,鶴虱15克,炒穀芽30克,炒麥芽30克。

功效︰平肝清熱,健脾殺蟲。

適應症︰脾虛肝旺之目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資料來源︰《陳達夫中醫眼科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