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媽車」四處停泊大肆搶奪合法油站生意並非一時,以往雖然在郊外能見到「奶媽車」入油的情況,但僅屈指可數。這幾年本港的成品油價上漲飛速,令供需雙方都願意為低廉的油價鋌而走險。
以某油公司的價格為例,根據消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4月至5月,成品油價(柴油)每升約在11.5港元左右,是這兩年正規油價的最低價,至今年1月初,油價每升已漲至17.6港元,約20個月時間漲幅達53%。
有人抓住消費者貪平的心理,將油車直接變身「油站」做生意,其他私人油車車主見到有利可圖,陸續加入,形成了目前非法入油肆虐的情況。由於郊區生意大多被先行加入的油車搶佔,一些後加入的車主則冒險往市區靠攏,企圖分一杯羹。
有「奶媽車」車主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他們到油庫以每升約4.5港元購入紅油,再以每升約5.2元至5.4元賣出,比正規油站的柴油價格低逾70%。由於許多貨櫃車公司是自負盈虧的「個體戶」,在巨大的差價面前更傾向於違法入油,無形中又助長了非法油站的生存。
隨時轉「陣地」逃避執法
據了解,這些「奶媽車」本身是合法運油車,油品來自油公司,所入的油都支付了包括稅款在內所有款項,換句話說,這些油品都已「完稅」,不能用海關條例查禁,因此當局過往一般是以不符消防條例(不符安全)或地政條例(非法使用)來處置。不過,由於「奶媽車」可以隨時轉移「陣地」,一旦收起油槍就是正規油車,以逃避執法。
黃先生透露,由於利用「奶媽車」非法賣油的生意多由黑社會控制,他們認為就算被掃蕩也不算「高風險」,因此令到「奶媽車」非法油站愈來愈多,更從新界遠郊「殺入」市區。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除了葵青區一帶是「奶媽車」聚集地外,觀塘的油塘東源街也是「奶媽車」旺區,這些油車肆無忌憚停靠工地旁做生意,完全罔顧附近社區的安全。
有「奶媽車」車主表示,他們均是危險品車輛牌照持有人,明知油車買賣紅油的危險性,卻依舊抱有不會出意外、相關部門查處不嚴的僥倖心理。「唓,我都被罰過一次啦,幾千蚊咋嘛,入油兩下就賺返,咪當『施捨』畀政府囉!」有車主更直言,現時有關當局管制不嚴,「少有見到巡邏」,就算偶爾被處罰都不感「肉赤」,「未有法例管制就唔可以話我係非法」,加上現時經濟不好,買賣紅油是賺快錢的好機會,就算被執法處置,也只當作是「交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齊正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