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為打造「北部都會區」成為宜居新市鎮,特區政府銳意提升該區的社區配套。針對北區目前缺乏大型醫院,以及配合未來人口上升,政府早前建議未來將會在區內發展3間大型醫院,包括在未來北環線古洞站興建一間新醫院;研究擴建北區醫院,及在洪水橋興建新醫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透露,計劃完成後3間醫院合共額外提供最少5,100張病床。
今年施政報告其中一大重點是整合天水圍、元朗、古洞北、洪水橋等多個新發展區,並打造為宜居、宜業及宜遊的「北部都會區」,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表示,早前與醫院管理局主席和行政總裁會面,雙方原則上同意在「北部都會區」擴充或興建3間醫院。
擬「北都區」撥地發展私院
其中北區醫院擴建工程已經展開,2028年完工後將額外增加1,500張病床;古洞北醫院預計會成為「北部都會區」的中心醫院,發展成為具綜合功能的研究型醫院,提供治療、診症服務、基礎研究,與附近新田科技城生命科學產生協同效應,初步估計最少提供1,600張病床;食物及衞生局也正研究將洪水橋醫院的病床數目增加至2,000張以上。
此外,政府也計劃在「北部都會區」撥地發展私家醫院。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歡迎有關建議,同意有需要於「北部都會區」擴充或興建3間公立醫院,有助推動都會區內各項大型醫療設施,確保能應對新發展區的醫療需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