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明年通脹壓力料將持續偏高一段時間。 資料圖片
最新強積金基金報價

光大新鴻基基金策略師梁健兒

2021年即將過去,筆者在此預祝讀者新年進步,投資回報一年勝一年。本欄收到讀者來信,表示留意到即使美國通脹高企,也會詢問通脹掛鈎債券或浮息基金是否值得投資。下文將就此作出分析。

受累能源價格,加上疫情封鎖措施,令環球供應鏈受阻,歐美通脹明顯上漲。美國11月通脹按年計高達6.8%,創40年來高位,同期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年升7.7%,意味原材料成本上升很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脹。至於歐洲,歐元區11月通脹按年升至4.9%。雖然稍低於美國,但歐美通脹率已大幅高於央行目標。

明年通脹壓力料續偏高

為應對通脹,英國率先於本月加息之外,歐美仍未展開加息行動。歐洲央行暫時傾向慢慢收緊量化寬鬆措施,加息乃言之尚早。美國方面,聯儲局將加快收水,提早完成縮減買債計劃,並計劃明年加息。據點陣圖預示,美國明年及2023年各加息3次;而彭博利率期貨則押注最快明年5月加息,年內共加息2至3次。不過,新變種病毒持續擴散,聯儲局要平衡經濟增長,及加息的幅度和速度,實非易事。加上,加息的效果至少需要數月時間才可反映在經濟上。因此,預料明年通脹壓力將持續偏高。

不少香港散戶都會投資政府推出的iBond和黃金以抗通脹。除此以外,進行環球投資配置時,亦有不少抗通脹的投資工具。就讀者詢問的通脹掛鈎債券而言,不少國家均有發行通脹掛鈎債券。以美國為例,美國財政部發行通脹掛鈎債券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其投資本金跟隨當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變動。個人投資者可通過追蹤通脹指數掛鈎債券的ETF或基金投資上述資產。不過,相關ETF主要在美國上市,本港投資者則可考慮證監認可的債券基金,例如施羅德環球通貨膨脹連繫債券基金。基金主要投資於環球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絕大部分為投資級別,國家分布以美國為主,約佔38%,其次為英國(30%),其他亦以成熟市場為主。基金年初至今回報約4.7%。

存續期長短影響敏感度

另一方面,通脹高企令美國加息機會增加,投資者或會憂慮息率上升,拖低債券價格表現。針對加息風險,一般政府和投資級別企業債的投資評級較高,但存續期亦較長,即其價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高。相反,較短存續期的債券,其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則較低。因此,可選擇存續期偏短的債券基金或浮息基金。例如富蘭克林浮動息率基金。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債券持倉的平均存續期少於1年,意味對息率敏感度低,適合預期加息的環境。不過,組合平均信貸評級為B+,即以高息企業債為主,投資者須承擔的信貸風險,較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為高。不過,持倉涉及不同行業的發行商,比重最高為科技(15%)及健康護理(12%)。基金年度化派息超過4厘,年初至今回報高達7.3%,跑贏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