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毒品調查科聯同飛虎隊及水警破獲警方有史以來最大宗K毒案,檢獲市值高達8.4億港元的懷疑氯胺酮(K毒),拘捕四名男子。大公報突發組攝

(大公報記者 黃浩輝)警方接獲線報,得悉有大宗毒品交易,毒品調查科聯同飛虎隊及水警前日在鯉魚門採取行動,破獲歷來最大宗K毒案,檢獲逾一公噸、市值高達8.4億港元的懷疑氯胺酮(K仔),當場拘捕四名男子。

警方表示,販毒集團趁聖誕及元旦假期瘋狂入貨,由過往螞蟻搬家,轉為大量集運走私毒品到港。

毒品調查科(行動)署理警司張楚健昨日交代案情,指早前接獲線報,得悉一個販毒集團會在聖誕期間,於鯉魚門一帶進行大宗毒品交易,經深入調查,並考慮到該集團販毒的手法、涉及毒品數量及行動複雜性,遂召喚飛虎隊和水警聯手,於前日(24日)採取行動。

31麻袋毒品棄海 全數撈起

根據警方觀察後,該販毒集團成員均極警覺,對交易地點的環境非常熟悉,令執法難度大增。警方先發現三輛可疑車輛在鯉魚門一帶不斷徘徊,至前日早上八時許,見其中一輛私家車在三家村碼頭附近停下作觀察,另一輛5.5噸密斗貨車和一輛輕型貨車稍後靠岸停泊。

未幾,一輛快艇駛近碼頭,疑人遂將艇上多袋用麻袋裝載的懷疑毒品搬上貨車,警員見時機成熟,立即採取行動,其中一名疑人見事敗跳海逃走,被警員截獲救上岸,他與岸上三名同黨一併被捕,而涉案快艇則飛馳往石澳方向逃逸,其間有人將艇上約31個麻袋棄置海面。

警方其後撈起全數麻袋,連同在岸上檢獲的17個麻袋,發現袋內均裝滿懷疑氯胺酮(K仔),共重1266公斤,市值高達8.4億港元,為警方有史以來破獲最大宗的K毒案,數量超出今年首11個月的K仔檢獲總量。

被捕人包括三名本地男子及一名印度男子(32至47歲),分別報稱無業、運輸工人及司機,部分有黑幫背景,其中兩人將被暫控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提堂。

毒品調查科(行動)總督察葉秀蘭指出,販毒集團會使用漁船或遠洋船將毒品運至香港對出水域,繼而安排快艇,將毒品由公海偷運至本港岸邊,初步估計涉案毒品可能來自巴基斯坦。

毒販棄螞蟻搬家 轉大量偷運

葉秀蘭說,販毒集團成員安排大量人手負責「睇水仔」,藉此與陸上成員作「無縫交接」;而陸上成員為掩人耳目,亦開始利用租車減低被追查的風險,案中兩輛涉案車輛正是屬於租車。

毒品調查科總警司吳頴詩表示,疫情之下,販毒模式已由螞蟻搬家轉至大數量貨運,甚至利用走私途徑運入本港,警方將繼續以情報主導方式,打擊任何形式的販毒活動,同時亦會與本地、內地及海外執法機關保持緊密聯繫、交流情報,適時展開調查及採取聯合行動,以掃蕩跨境及本地任何販毒活動。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