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富川下月測試 分析1萬閉路電視片段
為提升追蹤新冠確診個案和密切接觸者的效率,韓國計劃推出一個測試項目,通過人工智能(AI)、人臉識別技術和閉路電視,追蹤確診者的行蹤。
項目將於明年1月在位於首爾郊區、人口超過80萬的富川展開測試。根據富川市政府提交給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的110頁計劃書,韓國中央政府和市政府將合共斥資21億韓圜(約1,395萬港元)建立新系統,系統會通過AI演算法和人臉識別技術,分析市內超過1萬個閉路電視記錄的片段,追蹤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蹤,以及他們在社區活動期間,是否有佩戴口罩等。
富川市政府官員說,這套系統應能協助減輕防疫追蹤團隊的壓力,有助團隊作業更有效率、更精確。
5分鐘追蹤10人 效率遠超人力
韓國早已擁有高科技聯絡追蹤系統,匯集閉路電視畫面、信用卡記錄和手機定位資料等個人資訊。不過仍得仰賴大量防疫追蹤人員時常24小時輪班,密集追蹤和聯繫可能染疫的民眾。
計劃書指出,現時通過人手追蹤,需要半小時至1小時才能完成1名患者的追蹤工作,但若使用新系統,可在5至10分鐘內追蹤約10人,不但能節省大量時間,還可減輕追蹤人員的工作量。此外,目前的追蹤工作均是基於確診者提供的資料,但部分人未必願意提供完整行蹤,新系統則可確保準確性。
減私隱憂慮 非目標人物遮臉
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表示,目前不打算在全國層面擴展這項計劃。
但有人權組織和議員擔心這種做法會侵犯私隱,以及政府可能會將相關數據用於疫情以外的範疇。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議員朴大出批評政府將納稅人的金錢,用在建立閉路電視系統監控民眾,指出這並未獲得公眾同意。富川市官員解釋,非目標人物的臉部會被遮蓋,因此不涉及私隱問題,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追蹤前也會徵求確診者的同意,若他們拒絕配合,系統仍可通過識別他們的身體輪廓和服飾追蹤。●路透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