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互聯網各式資訊發達且無阻,色情資訊更是氾濫成災,除了成年人,未成年人可以輕易利用手機或電腦接觸到。有性教育機構對網上色情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進行調查,發現近一成半受訪者早在9歲或以前就接觸過色情資訊,涉及暴力血腥的色情資訊容易扭曲青少年的性觀念,16%受訪者對色情短片或照片成癮,甚至喜歡自慰多於與伴侶有親密關係,並出現性功能障礙。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早前對近千名市民進行調查,並於昨日公布結果。調查結果發現,逾七成半人在15歲或以前第一次接觸色情資訊,當中在9歲或以前就接觸多達近一成半。六成人每次看網上色情短片時都會自慰。色情短片扭曲受眾的性觀念,包括逾三成人認為女人說「不」其實心內是喜歡的、兩成人認為女人只是用來滿足男人性慾的一件物品、接近兩成人認為性行為很多時涉及暴力。

鹹片誇張易沉迷「同吸毒差唔多」
該會委員、性治療師吳穎英表示,色情短片多數是誇張,講求震憾性,大腦接收這些資訊後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令人更渴望及沉迷,「同吸毒差唔多」。過早接觸不健康、負面的色情資訊會令兒童及青少年產生不正確性觀念,當他們長大後談戀愛、進入婚姻就會帶入錯誤色情行為,影響情侶或夫妻的感情及性生活,調查亦發現,性生活不美滿的男士當中,有四成對伴侶沒有性慾、逾三成認為與伴侶性交的滿足感少於自慰。
該協會資深性治療師古錦榮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太太求助指丈夫對自己失去性慾,卻對住色情短片自慰。原因就在於多數男士長期有對住色情短片自慰的習慣,形成以「我」為主導的性行為模式,結婚後未能轉移成為雙向的模式,「大腦已經習慣咗睇AV自慰帶來嘅刺激,佢哋覺得正常性交嘅快感不及自慰嘅強烈,亦唔知道正常性交應該點。」
丈夫看短片自慰失行房興趣
古錦榮引述曾有一位人妻求助指,與丈夫結婚兩三年,行房從一開始的一周一次,減至一個月一次或一次都沒有,她曾懷疑丈夫有婚外情,直至有一晚發現丈夫看住色情影片自慰,她不能接受,因此經常吵架。經古錦榮輔導後發現,其丈夫由十幾歲開始有看色情短片自慰的習慣,「AV裏邊非常強嘅視覺刺激,加上已經熟悉點樣用手取悅自己,性慾對象已經習慣咗唔係真人。」該名丈夫最終通過一系列的性治療療程,現時性生活才逐漸恢復正常。
該會會長吳海雅表示,輔導類似個案時,一般會禁止性上癮患者收看色情影片,減少大腦受觀感刺激的頻率,「一般禁慾30天就可以正常,嚴重嘅就需要90天。」禁慾一段時間後,再配合其他治療,便能調校至正常的性慾。
吳穎英指出,老師及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要積極與青少年進行溝通,亦要制定限制上網的規則,另外學校與家中亦應該安裝對付色情資訊的過濾程式,並對青少年提供足夠正面、全面的性教育,「亦要佢哋知道網上色情資訊對佢哋會產生嘅性價值觀同態度負面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