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公共事業的打工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工作量不減反增,香港公共事業工會聯合會昨日公布的調查發現,屬下港燈、煤氣、中電及電盈四個企業工會逾六成受訪員工疫下工作量增加,但今年僅加薪1%,「跑輸通脹」,但資方卻向股東大派股息,未有與員工分享經濟成果。工會促請資方明年加薪幅度不少於5%,並根據公司業績派發獎金。
香港公共事業工會聯合會屬下的港燈、煤氣、中電及電盈四個企業工會,上月以電話及電子問卷訪問1,640名相關企業員工。結果發現,逾六成受訪員工疫下工作量增多,但今年加薪幅度輕微,平均僅獲調升1%至2%薪酬,不少受訪員工批評資方的薪酬機制不合理,42%受訪員工因此對公司的歸屬感非常低。75%受訪員工期望明年加薪幅度可達4%至6%。
工會批可觀利潤員工凍薪「無道義」
工會表示,本港公共事業業績不太受經濟周期或新冠疫情影響,員工工作量卻反而增加,惟資方坐擁可觀利潤下,寧願花錢向股東派發股息,其中中電更派息4次,更有公司去年錄得逾60億元盈餘,股東及董事分得股息及紅利,惟員工卻被凍薪,此舉「無道義」;企業將利潤最大化,卻拒絕與員工分享經濟成果,反映有關企業不重視員工的勞動價值。
該會主席施生弟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是次調查發現,屬下4間企業工會,包括涉及兩間電力公司、煤氣及電訊盈科的僱員,75%以上受訪員工期望明年加薪4%至6%,工會要求加薪不少於5%,及根據公司業績派發獎金。
工會提出4項建議,包括公共事業員工明年加薪幅度不少於5%,並根據公司業績派發獎金,調高福利待遇;要求企業調整員工退休年齡,容許員工選擇延長至65歲退休,並減少外判,增加全職員工。
對工會的訴求,中電發言人回應表示,每年按既定機制調整員工的薪酬,檢討時會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場整體趨勢、社會經濟數據及公司整體營運表現等,來釐定合理並具巿場競爭力的調整幅度,以吸引及挽留人才。煤氣公司則表示,一般於年中調整薪酬,現時未就加薪事宜作討論,公司會按整體經濟環境及其他外圍因素,以及員工的工作表現作為加薪的考慮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