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去年9月起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直至今年8月底已有超過2,000隻野豬染疫,東部更有3個養豬場錄得豬隻感染案例,雖然未有出現大規模傳播,但已導致多國暫停從德國進口豬肉,對當地養豬業造成沉重打擊。
這波疫情最先由野豬傳播,大部分個案集中在勃蘭登堡和薩克森兩個州份,部分地區更有野豬將病毒傳染給家豬的情況。雖然非洲豬瘟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威脅,但對豬隻是致命疾病。在養豬場出現個案前,已有國家為安全起見,暫停從德國進口豬肉產品,分析指當地錄得家豬感染個案後,相信更難讓各國撤銷進口禁令。
鄰國波蘭近年一直出現野豬感染非洲豬瘟個案,在重災區西部地區,今年2月高峰期合共在524隻野豬屍體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近月也有8個養豬場出現家豬集體感染。
加國安大略省擬列具侵略性生物
多國政府近年加大控制野豬工作,以降低非洲豬瘟帶來的威脅,其中加拿大安大略省計劃將野豬列為「具侵略性生物」,並通過立法逐步禁止農民餵飼或飼養野豬,包括資助他們轉為飼養其他家畜或種植農作物。安大略省自然資源部長里克福德表示,此舉是防止非洲豬瘟在養豬業傳播的重要一步,也可保障社區、經濟和自然環境安全。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