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曾永堅

中央政府為應對內地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及內房企業債務危機的風險,近日已從兩方面推行穩增長的措施。一方面,國務院發布三份文件,推出「1+2」長短政策組合拳,助企業紓困及激發活力,涉減稅降費、資金支持等方面,適時將部分階段性優惠政策轉為長期性。另一方面,人民銀行亦會引導地方銀行增加信貸投放。

多方面助中小企渡難關

三份文件涉減稅降費、資金支持、開拓市場、對接服務等多個方面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周二就扶持中小企政策舉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指,中小企發展面臨不少困難,特別是近期原材料價格高企、訂單不足、用工難用工貴、融資難回款慢、用電緊張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主要經營指標增速放緩,9月份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按年增長11.2%、3.6%,下行壓力加大。

為了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並舉,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形成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2」長短政策「組合拳」。「1」是指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2」是指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和《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

工信部亦表示,將加強政策落地生效,適時將部分階段性惠企政策轉化為可長期實施的政策,提升政策的穩定性。

另一邊廂,為針對近期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人行會用好新增的3,000億元人民幣「支小再貸款」額度,引導地方銀行增加信貸投放,將優惠利率傳至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推動相關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同時做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到期後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接續。(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