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所謂的「二次元」文化升溫,「手辦」這個詞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裏。在大眾眼中,手辦大多是指由動畫、漫畫、電影、遊戲等媒介衍生出來的人物或怪物的實體收藏品。為什麼要把這類物品稱為手辦?

有人認為「手辦」這個詞源於日本,但日語中根本沒有「手辦」這個詞。有學者認為,「手辦」一詞源自於香港,「貨不對辦」的「辦」字可以解釋其中的含意。「辦」通「板」/「版」,「辦」指樣板 / 樣版。由於內地近代玩具代工、出口製造業源自於香港,並隨後延伸到廣東沿海地區,「手辦」一詞成了一種業務用語。近年來,隨着流行文化的興起,人們習慣把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合為一個領域ACG,後加入了Movie(電影)以及Toy(玩具),構成了所謂的流行文化產業鏈。

一些中高端模型人偶玩家,不滿足於市場現有產品,自己創作並小規模量產銷售,從而產生GK手辦。香港老牌模玩雜誌《機動世界》依然堅持從WF上買來的是GK手辦,但只要是人人都能買到的量產貨,且不用處理毛刺水口、不用自己上色,打開包裝就能玩的東西便不是手辦。●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