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昨日下午舉行聯席會議,審視有關兒童接種科興疫苗的數據後認為疫苗安全可靠,故建議先為12歲至17歲學童接種科興疫苗,料接種計劃明年2月將擴展至3歲至11歲的群組,接種方式仍維持以往建議,即兩針相隔28天注射,特區政府將盡快公布詳情。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日強調,未來本港全面與國際正常通關後將無可避免地出現第五波疫情,或有需要在幾個月後、即全面恢復正常通關前為所有中小學生打第三針。

劉宇隆昨日在會後表示,科學委員會已審視科興有關3歲至17歲兒童接種疫苗的第一及第二期數據,顯示科興疫苗能產生免疫力,安全及耐受性良好,第三期數據正在智利、南非及馬來西亞進行,第四期則是實際開打後的數據,亦顯示科興疫苗安全有效,兒童群組接種的免疫反應較成人為佳。
兩地600萬童接種後無事故
他指出,第四期數據主要來自內地,內地3歲至17歲群組已累積接種1.1億劑科興疫苗,當中3歲至11歲兒童佔400萬人,另外柬埔寨亦有200萬名5歲至11歲兒童已打科興,即已有600萬名11歲以下兒童接種,均未出現令人擔心的安全問題,「600萬針是多定少?對香港來說當然是多,對中國內地來說當然不多,如果600萬針都未見有安全風險,都會有信心。」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則表示,將盡快公布12歲至17歲中學生注射科興疫苗的開打日期。
被問及為何3歲或以上兒童並非首批兒童接種群組,劉宇隆解釋要循序漸進推展,「公共衞生政策推展,家長的認受性很重要,我們認為先為中學生接種,合乎現時中學生家長都等待接種科興,這是順應民情,過了一兩個月,到明年2月新學期開始,可能就是適合時間讓小學生接種。」
他表示,特區政府會進行疫苗教育活動,衞生署已開始與不同校長及家長會商討,先了解家長對幼童接種疫苗的擔憂,向學校和家長作更多解說,且其他地方也是先為年齡較大的學童接種,才逐步下調年齡群組,待其他地方有更多年幼人士打針後得出數據,才可加強家長的信心。
預防第五波 學童需第三針
劉宇隆估計,一旦香港全面對外恢復正常通關,無可避免會爆發第五波疫情,故學童也需要接種第三針。他並舉例新加坡為中學生接種疫苗後就「開關」,但當時小學生未打針,結果爆發感染群組,「中小學生及幼兒(打兩針)過多幾個月或半年後,可能都要打第三針,我認為要在『開關』前補多針,香港開關與世界接軌,無可避免會有第五波疫情,醫療系統要承受得起。」
他表示,目前衞生署到校為學童打流感疫苗的接種率達七成,相信署方未來會多管齊下推動接種新冠疫苗。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則表示,無論科興或復必泰疫苗,接種6個月後的保護力都會下降,需要打第三針,故特區政府應盡早安排所有接種復必泰滿6個月的人士打第三針。
為應付第三劑疫苗接種計劃,香港特區政府增購100萬劑復必泰疫苗,並已於昨日運抵本港,連同已付運抵港的750萬劑,特區政府已合共採購850萬劑復必泰疫苗。特區政府發言人呼籲尚未接種首兩劑疫苗的市民盡快接種,因稍後將有更多市民符合接種第三劑的資格,若要同時照顧拖延到當時才接種首兩劑的市民,屆時無論在預約接種或疫苗供應方面,均不排除會出現緊張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