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齊正之、張得民)11月中下旬,正是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徹底粉碎以發生在中大及理大校園大規模暴力活動為標誌的2019年黑暴事件兩年。流竄在海外的黑暴分子近期大搞所謂「紀念活動」,其中,一款由「台獨」分子設計開發的桌面遊戲—《逆統戰》日前在多個社交平台上宣傳,稱其主題曲MV將在下周上線。有知情者指出,由於該桌遊內容極盡抹黑香港警方的正當執法行為,並以「抗爭者合力顛覆國家政權」為主題,此時推出所謂「主題曲」明顯是為黑暴招魂。有法律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該類播「獨」煽暴遊戲屬於針對香港國安法的「軟對抗」,特區政府應盡快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以填補漏洞。

本周三下午,有人在社交平台Twitter發布《逆統戰·致地與海的革命者》的主題曲文宣,宣稱該主題曲將於本月23日晚上正式上線首播。在該款文宣上,畫有三個戴着有黑暴分子象徵的豬嘴卡通人物,手持雨傘在火海中向前推進的模樣為背景,與兩年前中大及理大校園黑暴事件情況相似。

「台獨」組織在為「獨」遊戲《逆統戰》大肆宣傳。 網上截圖

美化中大理大暴動搞洗腦

有知情者向香港文匯報指出,由於本月下旬正是香港警方徹底清除2019年持續約半年的香港黑暴活動,其中更是以拘捕逾千名涉及中大和理大校園暴力分子為終結黑暴的標誌,而該所謂主題曲特別選擇在本月下旬上線,是海外一批黑暴分子不甘心失敗,企圖藉黑暴事件兩年之機,利用遊戲向年輕人洗腦,美化暴力。

據了解,該款遊戲是由一批在台灣的「台獨」分子參與設計開發,與此同時,「台獨」組織「島抗聯青年軍」也在其社交平台專頁上大肆為該遊戲宣傳,更直接表明《逆統戰》的專曲為「紀念」香港中大、理大黑暴事件。

《逆統戰》在其售賣專頁中也自吹自擂地宣稱,該遊戲是由「東亞辱華第一品牌逆統戰出品」的ESC(台灣境外戰略溝通工作小組)製作,手遊版和電腦版將於明年推出。目前正在為該手遊版的發行做預熱。

「獨」遊戲《逆統戰》。 網上截圖

遊戲充斥違法內容 暗中流傳

據了解,該遊戲現階段以桌面卡牌遊戲為主。遊戲官網在對遊戲的簡介中極盡扭曲歷史,聲稱1997年的香港、1959年的西藏、1966年的蒙古、1949年的維吾爾分別「淪陷」,在介紹香港的角色時,將香港稱為「城邦」,意圖分割中央與特區政府的地位,污衊中央政府恢復對香港的領導主權為「紅軍的逼迫」,導致香港「自由逐漸淪喪,抗爭者在城市角落負隅頑抗」云云。

卡牌中更有大量具「煽暴」寓意的圖案,例如「男角的武器代表『香港人,報仇』」、香港警方「姦殺抗爭者」、「太子站打死人」等,明顯是在惡意鼓吹分裂國家主權和散播仇恨的信息。

該款桌遊具有中文和日文兩個版本,官網顯示,目前中文版已售罄,並稱「有意購買可至坊間電商尋購二手」。早前,曾有外媒報道,有香港桌遊業者在店舖偷偷售賣該款遊戲卡,但擔心觸犯香港國安法,所以只向熟客告知。但這已足以證明,「獨」遊戲已經悄然在香港社會流傳。

【特稿】串聯播煽暴影片為黑暴招魂

(記者 齊正之)本月是中大、理大發生校園暴亂事件兩年,近期,有潛逃海外的攬炒分子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大肆傳播黑暴影像,更獲得「台獨」及反華勢力吹捧,參與所謂「影展」。以分裂國家政權為主題的桌遊《逆統戰》此時推出所謂「主題曲MV」,明顯是響應海外攬炒派分子的播「獨」煽暴活動,為黑暴「招魂」。

由今年10月下旬以來,逃竄在海外的一些香港攬炒派分子,先後在日本、英國及台灣等地組織播放《地厚天高》、《十年》、《理大圍城》、《時代革命》等近年鼓吹「港獨」暴力活動及其核心成員的影片。在這些影片中,不乏黑暴分子用燃燒彈攻擊警察等畫面,意圖將暴徒「英雄化」,部分作品更疑標榜「香港不能公映」來炒作。

近年,經常提名涉嫌播「獨」的台灣金馬獎,為不少具有反中亂港題材的香港電影提名,其中,《十年》獲提名「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剪輯」,而影片中有大量黑暴破壞立法會大樓、理大暴動等暴力畫面的《時代革命》亦入圍第五十八屆「最佳紀錄片」提名。該影片在本月7日於日本東京「新作家主義影展」中放映。

至於成立以來就一直拍攝美化黑暴電影的「影意志」,其出品的電影在放映時已被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評為三級,且被指內容有可能觸犯法例、影片充斥污言穢語,大篇幅細緻記錄嚴重犯罪行為,而被要求加入警告字眼的《理大圍城》,則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20年度學會大獎中的「最佳電影」獎。

「台獨」團隊借仇中遊戲撈錢

(記者 齊正之)《逆統戰》由一批自稱是「ESC台灣境外戰略溝通工作小組」(簡稱「ESC團隊」)的「台獨」分子於2018年開始設計製作,2020年首先推出桌遊,並宣稱會於2022年推出手遊及網上版。為了撈錢,該團隊以募集製作資金的名義,向反中亂港分子、特別是香港的攬炒派及台灣的「台獨」分子發起眾籌,至今已收到逾600萬港元的資金,不過,由於其製作時間被指太緩慢,有攬炒派中人直言,這支所謂的專業團隊根本就是撈錢優先,至於開發製作遊戲根本是「拖得就拖」。

據了解,這個成立於2017年的ESC是一個「台獨」青年組織,根據《逆統戰》遊戲說明書線上版顯示,ESC是一個民間志願者組成的團隊,主要工作是「聯絡海外反共人士與組織,並且在宣傳戰、組織發展、情報工作上提供協助」。

《逆統戰》在銷售宣傳上,聲稱該遊戲是ESC一個長期計劃,「依據ESC的工作經驗製作桌遊」。ESC聲稱「無意傳達什麼教育意義,我們只希望設計一款好玩、擬真且策略多變的遊戲」,但隨即又強調希望玩家在遊戲裏勝利一次以後,「會發現:只要用對方法,您想像中的弱者,在現實中也有一點取勝的機會。」似乎在欲言又止地暗示着什麼。

巧立名目 長拖長呃

有知情者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ESC目前約有50個成員,包括語言、歷史、政治、心理、情報、抗爭、美術、武器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有人更宣稱「長期對中國情勢進行調查分析」,將這款桌遊「作為對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戰來進行」,為求「盡可能掌握更多可以牽制中國共產黨的籌碼」,才能「保衛」台灣的「安全與獨立」云云。據英國BBC中文網早前的報道,ESC成員大部分以台灣人為主,也有小部分香港人,他們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但只是「把ESC當成副業」。

該知情者指出,由於是「副業」,因此所謂「反共」只是掛在嘴邊,盡量「掠水」(撈錢)才是該團隊的最重要目的,其情況如同2019年期間的「攬炒團隊」多次藉機掠水的情況一樣。在去年8月中旬,ESC又宣稱為製作桌遊募集資金,並打出「《逆統戰:致地與海的革命者》每一位贊助人,都是下一場革命的金主」的口號來吸引支持者送錢,收到2,239萬元新台幣(約607萬港元),這次從11月1日開始籌款,至本月18日已收到92萬元新台幣(約26萬港元),「收錢就最快,但幾時完成手遊則冇人知。」

【專家之言】港府可要求禁播 立法打擊軟對抗

(記者 齊正之)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令過往一些公開的非法「硬對抗」活動得到有效控制。不過,不少攬炒派分子在着草海外後,仍繼續透過不同途徑進行反中亂港行為。這些攬炒派在本月集中播放宣「獨」電影之時,《逆統戰》在此時推出煽暴主題曲,企圖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大律師馬恩國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出,這類遊戲和主題曲屬於攬炒派的「軟對抗」,煽動市民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仇恨,特區政府應當盡快填補相應漏洞。

法律界:內容涉教唆犯罪

馬恩國表示,香港國安法是禁止顛覆國家政權等實質行為的法律,它主要是用於應對反中亂港行為中的「硬對抗」,例如2019年的修例風波,以及非法遊行等,但遊戲不會有「推翻國家政權」的實質行為。儘管如此,《逆統戰》遊戲內容對玩家進行觀念上的灌輸,具有教唆、煽動分裂國家成分,仍屬於觸犯香港國安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條,即任何人煽動、協助、教唆其他人將香港特區從中國分離出去,或非法改變香港特區的法律地位的,即屬犯罪。

他表示,製作者將《逆統戰》主題曲放上YouTube傳播,也是具有煽動的成分,而YouTube若不對此主題曲進行處理,也屬於「協助」行為。若YouTube平台在香港具有分支機構,香港政府有權要求其禁止播放。

馬恩國形容,香港社會在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下暴動的「硬對抗」已經「終止」,但是許多「潛移默化」的「軟對抗」,如遊戲、歌曲等仍在荼毒港人,希望政府能盡快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填補國安法未能顧及到的違法行為,防止「港獨」思想滲透香港。

香港執業律師、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黃國恩認為,由於2019年「佔領理大」等事件已經被定性為「暴動」,《逆統戰》對其進行美化和鼓動行為,已違反了香港國安法。《逆統戰》在網上發起眾籌,有香港市民捐款的行為,同樣有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因該行為屬於資助或協助顛覆國家政權,警方能根據銀行的流水追蹤調查,因此勸市民不要以身試法,否則引來「一身蟻」。

他認為,特區政府應當施行兩手抓。在法律容許之下加緊防止這類「意識形態」的傳播,同時應當從宣傳教育方面入手,教導市民不要以身試法,也讓家長嚴格看管自己的小朋友,防止他們觸犯法律。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