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恆諾)疫情下舊衣回收量減,有慈善團體亦為保險起見,因疫情關係停收物資,但他們亦有不同方式向有需要市民提供廉價衣物,就是與製衣廠合作,靠收取他們的捐贈衣物,再以超低價售出,以惠及基層市民。
基督教勵行會與救世軍是「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下的其中兩個舊衣回收機構,他們均有店舖出售全新或二手回收物資。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多間有關店舖了解情況,發現勵行會轄下其中一間店舖門外貼有告示,指該機構至今仍然因為疫情而停收物資。職員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他們現時出售的衣服主要是由合作的製衣廠捐贈。現場所見,部分全新衣物低至10元一件,外套亦200多元有交易,成為不少區內街坊「淘寶」的地點。
救世軍則已經恢復接收市民捐贈物資,記者在太子的救世軍家品店內亦發現有回收箱,貨架上部分衣物表明是二手衣服。
不少市民都表示不太介意使用二手衣飾,陳先生表示,自己有空便會與太太來「尋寶」,「大部分貨品售價都比市面上便宜一半,而舊衣物的售價更可能只是市價不足兩成,這些貨品對原本的主人而言只是『垃圾』,經濟能力較差的基層市民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購買重用是好事。」
黃先生亦同意以較低廉價格出售二手物資對基層市民有很大幫助,「這是一舉多得的辦法,不單可以令基層市民減輕負擔,亦可以令慈善機構有更多收入,推動幫助弱勢社群的工作,並同時為環保出一分力。」
疫情下市民雖然更加關注衞生問題,但並沒有影響二手衣物的受歡迎程度,他們均表示如果決定購買二手物品,使用前一定會先自行消毒,不擔心會有衞生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