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恩璣)眼睛是靈魂之窗,有時更是其他疾病的警示器。香港眼科醫院眼科顧問醫生杜曉華早年為病人進行眼科檢查時,意外發現對方有白血病病徵,終幫病人爭取到寶貴的治療時間。「一眼洞悉」頑疾,杜曉華的用心功不可沒,因此獲醫管局2021年度傑出員工獎。杜曉華期望未來不斷學習分享,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近年,因為糖尿病、高血壓引發眼疾的個案愈來愈多,但因為只是「睇嘢矇咗」而常常被忽略,杜曉華憑藉多年的眼科治療經驗,甚至能從病人的微細表徵中,察覺到深層次的病因。
她憶述曾遇到一位來醫院求治眼疾的病人,對方視網膜布滿大塊的白血球,她認為病人不是簡單的眼疾,可能患白血病。於是立即送他到急症室,經與血科同事一起檢查,病人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白血球指數超過800,超出常人數十倍,隨時有中風的危險,好在杜曉華發現及時,病情得以及時控制。
杜曉華提到,做醫生是自己從小到大的夢想,希望用先進科技、知識經驗幫助更多的病人。「有時見到曾經治療的病人,唔使阿媽扶都可以自己行到路,我嗰刻係最開心。」
盼把海外先進技術引港
她先後去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地的專科醫院學習,希望把各地的先進技術帶回香港。兩年前,杜曉華與團隊參考歐美和新加坡等地的經驗技術,引入「3D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為眼科手術及業務培訓帶來極大的幫助。3D鏡頭可以將患處放大至5倍以上,同時更清晰立體,增加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在專業培訓方面,對比之前2D熒幕的體驗,觀感和成效都有極大的提升。同時,此技術也減少了臨床醫生頸椎的勞損;更重要的是,改變了過去為了得到更清晰的觀察效果須用強光照射病人眼球,有效減少對病人眼睛的光害。
緊貼技術發展 不斷學習升呢
「做醫生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吸收經驗。」杜曉華表示,眼科是一門綜合學科,不單止治理眼睛的問題,既要掌握手術技巧,亦要通曉內科。她提到眼科在這十年間發展很快,只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遠遠不夠,需時刻緊貼現今技術發展,不斷吸收知識經驗尤為重要。
這種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為杜曉華贏得醫管局2021年度傑出員工獎,但她強調,能為病人全面地提供適切的治療服務,絕非單靠一人之力就能成事,此獎項乃是整個視網膜科團隊和醫院上下員工共同努力的成果,尤其是該院顧問醫生及視網膜科主管曾智偉一直以來給予的指導,以及該院副行政總監袁國禮醫生及部門主管林乃文醫生的領導最為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