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員趁署長落區促改善:應以更科學方法評估用水量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水務署職員於去年一度未能為用戶抄錶,只以估算方式推斷用戶應繳水費,更有人被要求繳交2.7萬元水費。雖然該署近期已恢復抄錶,但部分市民就被要求一次過繳付累積多期的「天價」水費,加上「抄錯錶」等情況,出現了多收水費情況。水務署署長盧國華昨日出席觀塘區議會大會,多名出席的區議員再次反映抄錶等問題,希望該署改善,及加強向市民解說水費的計算方法。盧國華對水費單造成的種種問題向市民致歉,並表示會汲取教訓予以改善,以及加強公眾解說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水務署於去年1月至8月期間因疫情而暫停例行抄讀水錶的工作,並根據用戶過往的用水量來估算應繳水費,後來接獲不少查詢及調整水費的要求。該署一度暫停發單,早前疫情緩和已恢復抄錶,但累積多期未抄的水費卻要用戶一次過繳付。該做法被批評亂估用水量,以致多收水費。
疫下停抄錶 亂估釀「癲價」
民建聯於今年初舉行記者會反映「天價水費單」問題,其中就有青衣居民竟然收到高達2.7萬元的水費單。
盧國華昨日在觀塘區議會大會上介紹未來的換水工程及節約用水宣傳等工作時,多名出席的區議員藉機再次反映現行抄錶方法、水費單金額驚人、熱線難以打通及宣傳不足等問題。
區議員符碧珍批評水務署在疫情下未能到現場抄錶而僅「靠估」收取水費的做法。「無抄錶就靠估,當時我也收到約十宗天價水費個案,有用戶去年2月至6月的水費單要繳付逾1,700元,較對上一期水費單足足多近1,000元。」她指出,未來若爆發新一波疫情,水務署必須有妥善的解決方案。
面對眾多批評,盧國華承認處理上有不足之處,並向公眾致歉。不過,他強調水務署並無多收水費,但會汲取教訓予以改善,以及加強公眾解說工作。
層遞式計算 計錯或幾何級暴升
有觀塘區議員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由於徵收水費機制是按用量層遞式計算,即用量愈多,每立方米收費便愈高,因此只要計錯數,水費有可能幾何級上升。
他續說,去年曾接獲約30宗市民查詢個案,總結當時多收水費主要因抄錯錶、漏水及壞錶造成,「最大問題是計算水費方法十分複雜,加上疫情下市民確實用多了水,要逐張單花一大段時間研究有否計錯數,搞咗好耐最終部分個案得以成功減去多收的水費。」
他坦言,疫情不知何時完結,促請水務署以更科學方法抄錶,同時增加解說工作,「如何計算水費有時區議員都未必明,長者便更難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