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檢獲氯胺酮毒品及製作工具。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轉遞空運「毒郵包」 警順藤摸瓜檢3800萬元貨

警方搗破利用中學生販毒的犯罪集團,檢獲53公斤懷疑氯胺酮(俗稱K仔)毒品,市值約3,869萬元。警方上周五在灣仔一間茶餐廳截查3名中學生,他們剛接收一個空運來港的「毒郵包」,內有逾百萬元毒品,於是拘捕3人,其後再順藤摸瓜追查幕後操控者,前日掩至九龍灣啟晴邨一單位內搗破毒品包裝工場,再拘捕販毒集團4人,相信他們利用青少年「搵快錢」心態,利誘他們代為接收空運來港的毒品郵包,並分拆毒品給買家。●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警方上周五(15日)接獲線報指,有3名青少年手持一個藏有大量毒品的包裹,現身灣仔一間茶餐廳。灣仔警區特別職務隊接報後到場,在茶餐廳內截查3名13歲至14歲的中三學生,並在座位上搜獲一個空運抵港的紙皮箱郵包,發現紙皮箱內有一部玩具電子琴,內有兩塊用作分隔包裝的紙板,紙板內藏有約2.18公斤懷疑「K仔」,市值約159萬港元,警方隨即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將3學生拘捕。

搗公屋毒窟 酒店擒主腦

由於涉及利用青少年販毒,灣仔警區重案組、反三合會行動組及特別職務隊追緝幕後黑手,經深入調查及翻查大量閉路電視後,成功鎖定一個活躍於本地的販毒集團。重案組探員前日清晨採取行動,掩至九龍灣啟晴邨一單位,拘捕一名23歲、報稱侍應的男子,其後於灣仔一間酒店內,再拘捕兩名分別24歲及23歲的男女,兩人分別報稱侍應及無業,警方相信他們是販毒集團主腦及骨幹。

另外,警方在啟晴邨單位檢獲約53公斤懷疑「K仔」,市值逾3,869萬港元,分別以膠袋及膠桶藏在屋內不同角落,另外,檢獲一些催化毒品藥物、電子磅、過濾器、脫漆水及逾百個可再封膠袋等製毒及包裝工具,另並檢獲多部手機及儲值卡,相信有人用來聯絡其他集團成員或被利用作「駁腳」的青少年,警方在前晚拘捕26歲報稱護士的登記女住戶。警方相信,販毒集團安排毒品以正常貨物郵包由外地空運抵港,再招攬青少年作為「駁腳」速遞毒品到包裝中心,再到不同地方進行分銷,從而獲取利益。

灣仔警區助理指揮官(刑事)何兆東署理警司昨日表示,毒販利用青少年「搵快錢」心態,以金錢利誘販毒,警方採取「零容忍」態度,會持續進行打擊。根據資料,今年首兩季警方拘捕涉犯毒人數為75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05人,升幅約68%,當中10歲至20歲的青少年佔224人,較去年同期增加89人,升幅約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