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行永遠沒有說畢業,永遠沒有學成。」
揮袖起舞,低吟淺唱,藍天佑在後台排演的最後一聲落下時,舞台帷幕緩緩揭開,只見頂光昭昭,傾灑下來,藍天佑邁向舞台,寶藍色的戲服光耀如鏡,照眼生花。


香港粵劇名伶藍天佑,為已故粵劇名伶林家聲的學生,他九歲開始接觸粵劇,十八歲被香港演藝學院錄取,前後學習粵劇長達十幾年之久。藍天佑對粵劇始終抱有無盡的熱忱,對於他來說,「這一行永遠沒有說畢業,永遠沒有學成」。


近日,藍天佑在沙田大會堂演出粵劇《血海迷航》,上台之前,藍天佑與劇團演員們進行着緊密的排演工作。演員們各個身段不凡,揮灑自如,儘管只是身着樸素平常的衣服,但依然見得劇目的感染力。





濃脂厚粉、眉眼斜飛入鬢,妝容瞬間為演出角色添上幾分俊朗英姿。




「程式與自然的區別」
在藍天佑看來,粵劇的一大表現特色 ,就是摒棄了程式感,而把最真實的情緒表達給觀眾。在排演時,藍天佑目如懸珠,動作行雲流水,將劇目中的角色的真情實感表現出來,功夫可見一斑。


「年輕人都喜歡來聽我們的節目」
令藍天佑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觸粵劇,熱愛粵劇。


藍天佑坦言道,粵劇的觀眾年齡層偏大,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沒有辦法立刻改變,但近年來有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來觀看粵劇,讓他感覺很受鼓舞。他曾在自己與太太鄭雅琪主持的粵劇知識網絡直播節目《藍天直播室》裏問起觀眾的年齡,才驚喜的發現其中還有不少九零後,甚至有年輕人在國外,依然在時差的限制下來看他的節目,「其實粵劇是可以吸引年輕人的」,藍天佑說。
「我對粵劇的未來抱着正面的態度」
對於粵劇的未來發展,藍天佑抱有相當積極的態度。

藍天佑認為,粵劇作為一種中國文化,一定會隨着祖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同時,他也將粵劇的發展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說,先要通過對自己的改善,然後再去對粵劇進行帶有傳承形式的藝術改良,才可以令粵劇煥然一新。




當裝束齊整,藍天佑翩翩甩袖,此刻曲藝有傳承,粵劇正青春。

(香港中通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