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木材
美國木材期貨價格今年5月升至1,615美元(約1.25萬港元),較去年4月價格高出6倍。部分鋸木廠在新冠疫情期間產量大減,隨着多個國家的樓市在疫情緩和後升溫,木材短缺嚴重影響建屋及傢俬生產進度。
金屬
多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刺激需求,加上部分礦場因受更嚴格監管,導致產能下降,令銅、鋰、鎳、鈷及稀土等金屬價格攀升。部分金屬的供應來源單一,例如全球70%鈷產量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價格波動較大。
鋼材
美國鋼材期貨價格自去年以來增長逾兩倍,每噸逼近1,900美元(約1.47萬港元)。經濟復甦令建築及汽車製造等行業對鋼材需求大增,然而多國的鋼材生產在疫下放緩,原材料鐵礦石亦陷入供應樽頸。
塑膠及棕櫚油
受極端天氣、疫情及人手不足影響,東南亞的橡膠及棕櫚油主要生產國的產能下滑,美國主要塑膠出口地得州,亦因風災減少出口。橡膠和棕櫚油是塑膠包裝材料重要原料,全球商品包裝成本截至今年5月的一年間漲價40%。
【農產品】禽類及肉類
多國禽類及肉類加工廠在疫情下產能下滑及人手短缺,近40間美國肉類加工廠因爆疫關閉。由於供應受阻,美國KFC及Wingstop等連鎖快餐店需高價購入雞肉,生產煙肉及熱狗所需的豬肉亦供應不足。
咖啡
由於物流受阻,咖啡期貨價格2月一度升至逾一年新高。經營Folgers及Dunkin兩間咖啡銷售商的食品企業JM Smucker表示,咖啡價格上漲令企業面臨更高成本。
玉米
玉米是部分燃料和食品的重要原材料,由於全球主要玉米產地巴西及阿根廷今年都遭受極端氣候衝擊,疫情亦導致勞工短缺,刺激玉米期貨價格攀升,曾於一個月內漲價16%。
【能源】天然氣
能源危機近期席捲全球,其中美國天然氣價格升至7年新高,英國氣價今年亦急升4倍,亞洲氣價也升至2019年同期約4倍。天然氣價格高企觸發連鎖反應,英國有肥料廠因能源成本上漲停工,一度影響食品生產所需二氧化碳供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