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章蘿蘭) 內地通脹持續回落,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0.7%,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升0.8%。今年首9月,CPI按年升0.6%。市場人士認為,內地通脹回落,令內地短期「降準」的機會進一步增加,惟內地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升至26年來高位,增幅高過預期,情況令人關注。
此外,美國聯儲局官員示意,最快可於11月中開始減少買債,但對利率去向意見分歧。分析師普遍預期,美國「收水」的消息早已被消化,但投資者仍需留意美債息或會因此而再抽高,限制市場流動性及大市動力,對高估值的科技股影響更大。
內地公布CPI及PPI後,A股昨日大致維持橫行上落,滬深三大股指各自發展,滬指微跌0.1%,金融、釀酒、煤炭、醫療等熱門板塊集體回調,工業母機設備股則狂飆。截至收市,滬指報3,558點,跌3點;深指報14,341點,跌11.7點,但創業板指數則漲逾5點,報3,215點,兩市合共成交8,608億元人民幣。
港股料守24800點好淡分水線
港股方面,今日將於假期後復市。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恒指在之前連升3日後回吐,技術上只能守在24,800點好淡分水線之上,而且成交量大幅縮減。
他指出,若大市動力繼續不足,對港股確實不是健康現象,港股後市除了要留意內地經濟數據外,也要注視幾個方面,包括重磅科技股能否繼續保持強勢、其他權重股能否接力、美國債息會否因「收水」消息而繼續向上突破等。另方面,A股兩市成交額已多日低於1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參與的積極性見減弱,可能會削弱A股的動力,從而影響港股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