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方明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外交與國際關係智庫察哈爾學會會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安定團結的國內環境,而且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撫今追昔,我們更要清楚只有不斷進步,才能不斷前行;只有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中華民族才能永續發展,為人類文明史做出更大貢獻。
君主專制制度曾經在中華大地沉吟兩千餘年,是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推動了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大變革。那時的中國衰敗凋零,東方睡獅苟延殘喘,救亡圖存的路一條接一條被堵上,迷茫中思索方向,沉痛裏追求解放,終於在共和的旗幟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先驅們,終結了帝制中國,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事業打開了新的天地。今日的中華大地欣欣向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中揚帆前行,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飛躍。今天對辛亥革命的紀念,不僅僅是為了緬懷,更是為了激勵、為了警醒:國家的完全統一尚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接續奮鬥,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代表的人類進步事業依然需要衝破迷霧,打破阻撓,譜寫新的光榮與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再次強調世界人民大團結,這不僅是中國人民和外國人民的團結,也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特別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團結。辛亥革命先驅未竟的祖國統一事業,和平方式從來都是第一選擇。只要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心同此理,心靈契合,搞好團結,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當可待也」!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辛亥精神」的新發揚,是不可逆轉的目標,是必須實現的重任。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做好海峽兩岸人民的交流,讓更多的台灣同胞、海外僑胞了解、理解新時代的「辛亥精神」,了解、理解祖國的完全統一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了解、理解什麼才是歷史的正確一邊。
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也需要世界人民知曉,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能擁有幸福安寧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不會阻礙其他國家的統一和發展進程,也絕不會接受其他國家阻礙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崛起進程。世界不應該輪番掉入「修昔底德陷阱」,而應該寬容、寬諒,放下傲慢與偏見,走過偏執與遏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融合融通,共同發展、共建繁榮。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覺醒與進步。加強世界人民的大團結,需要迸發更多智慧,管控分歧,廓清誤解,讓心與心的距離走得更近。自辛亥革命以來,中國在民族自強和復興的征程中不斷讀懂世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告實現,但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言依舊在耳,激勵無數中華兒女不斷拚搏;而世界也需要進一步讀懂中國,在交流與理解中穿破迷霧,跨越藩籬,以進步砥礪進步,以發展激發發展,超越狹隘的歷史暗河,共建和平繁榮、共同富裕的人類文明新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