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中聯辦開展落區活動,密切聯繫基層大眾,盡職盡責了解惠港利民政策落實情況,傳遞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關愛,對推動香港用好國家支持政策,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具有重要意義。中聯辦辦實事與民同行,推動惠港政策和工作更貼民心民意,香港定能團結一致,各界共同用好中央惠港政策,譜寫繁榮穩定、長治久安的美好新篇章。

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與20家香港媒體座談交流,介紹中央近期惠港利民政策的制定背景和落實進展,以及中聯辦國慶期間開展的「落區聆聽、同心同行」活動總體情況。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社會討論自身發展,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香港缺乏長遠和融合意識、到內地發展「只開大門,小門未盡開」、政策內容與市民大眾所想存在距離等等。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關顧和支持,而且反映中央掌握香港具體情況,了解真實需求。

觸動基層內心深處

據盧副主任介紹,中央這些政策在制定實施過程中體現了3個新特點:一是既有宏觀戰略謀劃,又有微觀精準施策;二是既打開政策「大門」,又敞開細則「小門」;三是既注重自上而下系統設計,又吸納自下而上意見訴求。中央的系列政策,聚焦香港發展所需具備的條件,貼合香港社會實際,促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的放矢,精準貼地,實利惠民,看得見觸得着,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進。

中聯辦八成以上職員參加落區活動,共收集到6,347條意見、訴求和建議。對此,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明確要求「每一條都不放過」,要「詳細記錄、匯總造冊、分類處置」。這些意見、訴求和建議的匯總,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真實材料,是深入了解惠港利民政策落實情況的寶貴資源,體現中聯辦以辦實事的積極態度與民同行。

和諧穩定發展是主流共識

發展需要動力,基層需要溫情。中聯辦走進979家劏房、公屋、過渡性房屋、居屋和中小商戶,聽取3,476名市民對中央惠港利民政策執行情況的反映,以及對出台新政策的建議;探望包括獨居長者、失業人士、創業青年、地區婦女、中小商戶、地盤工人、新移民、少數族裔等在內的3,985名普通市民。有被探訪的基層市民深受感動說:「真沒想到會有人來看我,原來還是有人關心我的。」市民的真情流露,反映中聯辦的探訪觸動了基層內心深處,回應了大眾的期盼,傳遞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關愛。

中央一直不遺餘力支持香港。今年以來,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為統領,陸續出台了「前海方案」和21條惠港利民政策等等。香港社會各界需把握好中央新發展理念要求,坐言起行,全面做好規劃對接,確保一一落實。中聯辦深入社區,助力香港用好國家支持政策,以實際行動更好履行中聯辦密切聯繫社會各界的職能,更好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中央實施香港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香港社會正能量不斷上升,「求和諧、求發展、求穩定」,「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建設優先」成為香港社會共識。建設香港,貢獻國家,是中聯辦和香港市民的共同目標和願望。中央未來陸續推出更多挺港措施,中聯辦盡職盡責,與市民同心同行,讓挺港措施開花結果,「一國兩制」新實踐定能再創香港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