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外交安保料無大變 月底大選難留好印象
日本自民黨新黨魁岸田文雄昨日在臨時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日本第100任首相。岸田隨即成立新內閣,前首相菅義偉內閣中只有3人留任,當中只有外相茂木敏充和防相岸信夫維持原職。分析認為,岸田內閣陣容反映自民黨內派閥勢力依然擁有巨大影響,同時顯示岸田內閣在經濟、外交和安全等方面,將沿襲前首相安倍晉三和菅義偉內閣路線,不會有太大變化。
菅義偉內閣昨日早上在臨時內閣會議上宣布辭職後,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隨即舉行首相指名選舉。岸田文雄在眾議院458張有效選票中獲得311票,在參議院241張有效選票中獲得141票,順利當選。新任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隨後在首相官邸公布岸田內閣閣僚名單,晚上皇宮舉行首相任命和內閣大臣認證儀式後,新內閣正式成立。
論功行賞 逾半閣員首入閣
現年64歲的岸田是自1991年宮澤喜一以來,其所屬自民黨派系宏池會相隔30年後再次有議員出任首相。岸田曾表示在人事安排上將注重「老中青」結合,為此他提拔了多名資歷較淺者,新內閣共有20人,其中13位為首次入閣,女性內閣成員有3人,不過分析認為從人事安排來看,岸田政權還是無法擺脫黨內其他大派閥勢力的影響,不少閣員任命都是考慮到黨內派閥平衡的「論功行賞」,沒有完全兌現團結一致構建「舉黨」體制的承諾。
「長着岸田面孔的安倍內閣」
岸田在黨魁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之所以能獲勝,主要是因為得到了安倍和前副首相麻生太郎的大力支持,新政權人事安排上也對他們投桃報李。在新內閣中,松野博一是來自安倍主導的細田派;岸信夫本身是安倍胞弟;由文科相調任經產相的萩生田則是安倍的親信;接替麻生出任財相的鈴木俊一是麻生的舅仔。自民黨四大要職中,麻生派要員甘利明出任最重要的幹事長;出任總務會長的福田達夫則屬於細田派;出任政務調查會長的高市早苗雖是無派閥人士,但在黨魁選舉中得到安倍力挺。
有日本媒體評論,岸田的人事安排依舊是派閥優先,重點還是放在「黨內力學」上。更有評論說,新內閣只是「長着岸田面孔的安倍內閣」。
岸田此前在介紹其內外政策時,將「令和版收入倍增計劃」當作一大亮點,聲稱要告別過去幾屆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通過改革分配制度縮小貧富差距,被視為是要改變安倍和菅義偉時期推行的「安倍經濟學」。但從內閣和黨內人事安排看,無論是掌握經濟政策協調和執行的閣僚,還是負責政策制訂的黨內要職,都由安倍和麻生的人控制,很難相信他們會改變經濟政策。
在外交安保上,安倍和菅義偉政府堅持強化日美同盟,配合美國所謂「印太戰略」搞大國競爭,對周邊國家態度強硬,謀求軍備擴張。岸田在競選黨魁期間為討好黨內保守勢力,一改穩健作風,發表強硬言論。分析指出,新內閣留任茂木和岸信夫,黨內則重用高市這樣的右翼保守人物,使得未來岸田政權的外交防衛路線打上了「延續安倍政權」的烙印。
只顧討好安倍麻生 恐削基本盤
岸田昨日表明,將於14日解散眾議院,並於31日舉行大選。分析認為,在一般選民中人氣平平的岸田借助派閥政治成為新首相,又基於派閥政治安排內閣和黨內人事,很難給日本國民留下好印象。如果自民黨在大選中議席減少過多,岸田將在黨內面臨壓力。而由於岸田在此次人事安排中為討好安倍和麻生,對自己派閥的人起用不多,這也給岸田派內部帶來了失望情緒,恐將削弱他的黨內基本盤。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