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篋敲擊樂團早前在《擊藝遊蹤:一場穿梭虛擬與現實之旅》啟動禮音樂會中演奏。
●觀眾透過VR觀景盒便能觀看展覽表演。
●陳永業從未想過自己的演出能與VR結合,今次嘗新上了寶貴一課。 攝影:尉瑋
●觀眾從VR遊戲中可見到虛擬演奏廳。 遊戲畫面截圖
●觀眾的選擇可以左右劇情的走向。
●《第四夜》包含三個不同版本的結局。
●鄧樹榮(右)與彭子傑分享了對Art Tech的看法。 攝影:朱慧恩
●結合劇場藝術和數碼遊戲的實驗作品《第四夜》。

「藝術科技」(Art Tech)一詞去年首次出現於施政報告之中,引發各界議論。前有來自官方言論「創新科技的文化中心,會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盛讚Art Tech在港大有可為;後有業界直指「本地人才豐富,唯硬件配套與投資欠奉」,在供給與需求的落差之中表達訴求。話題展開半年有餘,採用最新技術和設備的東九龍文化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設中,亞洲首個大型Art Tech體驗展Digital Art Fair Asia(DAFA)亦即將於明日登陸香港,時至今日,Art Tech在香港的發展狀況究竟如何?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了部分業界人士,涵蓋戲劇、音樂、舞蹈等多個領域,聽他們對Art Tech各抒己見,共同為Art Tech在港發展釐清方向。

在前兩期的專題中,我們從「Art Tech有得做?」及「Art Tech怎麼做?」兩個角度切入,請受訪者談談Art Tech在港發展的趨勢與潛力、資源配置與政策改革、大數據與跨學科研究等多方面的探索。來到最後一期,我們再把眼光重新投回本地藝團,縱觀他們在Art Tech領域的新嘗試。

為了讓更多演出在疫情下能繼續,不少中小型藝團均嘗試了一些以往未曾試過的、結合科技元素的演出。過程中,有演出者重新思考「表演」的定義;也有藝團負責人由以往從未想過把演出結合科技,到希望以後能在這個領域有更多的探索;同樣有受訪者認為,政府若有意大力發展Art Tech,長遠而言需要有適當的政策配合,在借鑑其他地區經驗的同時,也要仔細審視本地現時擁有的機制能否配合Art Tech的發展。●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尉瑋、朱慧恩、張岳悅 圖片由篋敲擊樂團及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提供

【篋敲擊樂團】VR碰撞音樂 是演奏也是藝術導賞

享受現場演出的同時,觀眾可跟隨樂團以敲擊樂演奏所帶領的鏡頭,一起遊歷場地;此外,觀眾還能戴上VR眼鏡,來一場互動遊戲大冒險,遊走於青年廣場各個樓層,觀賞不同的展覽及表演。遊戲與表演相結合,不乏趣味性之餘,又能夠增長知識--這是由篋敲擊樂團主辦的VR藝術項目《擊藝遊蹤:一場穿梭虛擬與現實之旅》,為藝發局Arts go Digital的資助項目。篋敲擊樂團由陳永業(Gip)於2017年創立,主力推廣本地敲擊樂發展。

Gip表示,樂團的重點項目包括到中小學進行教學工作,以及透過申請不同資助舉辦演出。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表演場地暫停開放,進行中的項目被迫擱置。疫情未見明朗,團隊卻不願意停下步伐,於是,便希望透過申請資助,以團隊過往也未曾嘗試過的表演形式,帶給觀眾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體驗。然而,萬事起頭難,疫情迫使演藝團體面對「digital」浪潮,向來注重現場演出的藝團難免感到手足無措。正如Gip以「半桶水」形容最初對「art」與 「tech」結合的概念,雖然樂團是演出「老手」,但卻又是科技「初哥」。「最初,我們都有研究如何結合兩者,我們看到當中部分項目是影片,但長時間觀看難免感到疲勞。我們希望在互動方面能做好一些,讓觀眾有更好的觀影體驗。」最後,Gip選擇以VR形式呈現。

與科技公司合作無間

《擊藝遊蹤:一場穿梭虛擬與現實之旅》是樂團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成果,樂團負責藝術表演部分,科技公司則負責設計遊戲,使之成為一場虛擬實境之旅。最後作品成功面世,也是雙方多次商量及調整而得來的結果。Gip分享道,他們製作了全港首個敲擊樂的虛擬場地,當時在青年廣場不同空間進行錄影。遊戲過程中,玩家會穿梭不同樓層,為遊戲主角尋找一些物件,也觀看不同藝團的展覽。「我們最初的構想是,既然那幾層空間很大,那麼就逐個點拍攝。但IT公司堅持這行不通,他們分析,如果玩家迷路,就不願意繼續玩,必須要快速告訴他們為何要去這裏,最後他們設計出每一層都設立一個快捷鍵。我們也覺得這樣做才對。」Gip說。

這次與科技公司的合作,對於過往專注於現場表演的Gip來說上了寶貴一課。至少,在疫情前,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演出竟會與VR結合。這兩者結合並非新鮮事,只是種種原因,在香港的發展尚未十分成熟。疫情發生驅使藝團必須重新思考表演方式,與科技結合是其中一條出路。政府也順水推舟,指要大力發展Art Tech。Gip坦言,現場演出始終是無可取代,但他不欲簡單比較兩者,而是更着眼於如何結合科技,令表演呈現出更多的可能性。「我們也嘗試讓科技公司的拍檔去思考,如何把我們的內容融合他們的科技。」Gip指,例如用program自動敲出一首歌,甚至在教學時以program作曲--「這也是live performance以外的東西,是我們想嘗試及呈現的。」正如篋敲擊樂團的宗旨--Something more than drums。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遊戲結合戲劇 觀眾選擇決定故事走向

最近,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推出一部名為《第四夜》的作品--一個結合劇場藝術和數碼遊戲的實驗作品。簡單而言,它的觀賞方式與早前Netflix推出的《黑鏡:潘達斯奈基》相似,由玩家決定主角的命運及故事的走向,可謂模糊了電影與遊戲之間的界線。《第四夜》由一個確診新冠肺炎的女演員出發,講述她因醫院床位爆滿,被迫留在家中等候入院的故事,過程圍繞着她與家人、伴侶之間的互動。作品包含三個不同版本的結局,每一節約長20分鐘。《第四夜》也是藝發局Arts go Digital的項目之一。

由過往的主力於舞台藝術的表演,到今次製作包含戲劇、電影、遊戲三大元素的《第四夜》,鄧樹榮形容是「膽粗粗的嘗試」。他表示:「雖然我們向來並非製作遊戲,但也覺得頗有趣,既是遊戲,又能融合戲劇的創意,亦有互動的部分。我覺得這個形式是香港的表演藝術界沒有想過做,我們就試試。」於是,他便找來工作室的董事、從事遊戲開發多年的彭子傑(Gabriel)攜手合作。鄧樹榮談到,製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雙方要不斷溝通、磨合,反覆修改劇本,屢敗屢試,才能令內容服務遊戲用家。「用家會想看一些比較刁鑽的內容,而不是純粹的劇情。玩game的人就是喜歡刁鑽的、有神秘感的,這是我最大的得着。」鄧說。今次亦是Gabriel首次嘗試把一條真實拍攝的片段變成一個遊戲。他表示,雖然摸索的過程費時,但卻十分有趣。「我盡量不想『太game』,希望保留到娛樂元素之餘,亦可以配合到整個創作。」

深化發展需創作者透徹思考

談到藝術與科技的發展,鄧樹榮認為兩者已結合多年,不過,若果現時要重提或者深化這個議題,定位與焦點定會與以往有別。他解釋,以往會着眼於如何利用科技元素令整個舞台表演更出色,又或者透過科技表達一些概念,但舞台表演仍屬「主菜」。由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科技不再是「配菜」,而是成為必須包含其中的元素。鄧樹榮坦言,這無可否認是一個席捲全球的新趨勢,但談到如何再深化及發展,則需要創作者更為透徹的思考。「如果眼前有很多hardware,但無內容放進去,似乎有少少欠缺。而且hardware很昂貴,如何運用,要視乎資源。」鄧樹榮說。談到將來是否有意繼續嘗試Art Tech項目,鄧樹榮則坦言要視乎能否申請到足夠的資金。「這次50萬是很緊的,作品有實驗性質,看看這樣的形式是否可行。再做的話可能需要更多資金,若果今次反應不俗,吸引資金的機會也較大,都有信心的。」

在遊戲開發領域工作多年,Gabriel認為,「藝術」與「科技」兩個元素一向存在,至於兩者要如何結合,碰撞出新火花,則需要雙方互相了解及探索。「Art Tech比較偏重技術層面,例如日本的teamLab,就較看重技術。但有時也可應用到演出層面上的,可整合一些技術而產生新的表達方式,例如最基本的projection,又或者如立體screen。」Gabriel認為,若果雙方合作將會有不少發展的空間,「能夠產生很多嶄新的表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