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昕)闊別香港22年的海洋公園水上樂園昨日中秋節正式開放,雖非公眾假期,仍有不少市民提早半小時在樂園外排隊輪候進場。因應疫情,樂園要求市民除下水外,其餘時間需戴上口罩,有市民擔心下水濕身,自備十幾個口罩替換;亦有遊客認為樂園應該安排口罩放置處,以免口罩沾濕。傳染病專家指出,口罩沾濕便喪失隔絕病毒的效能,強烈建議下水的遊客打針買多重保障。
海洋公園主席劉鳴煒表示,昨日水上樂園首日開放,雖然是非公眾假期,市民要上班、上課,但仍有不少遊客帶同小童前往,未來一段時間的周末和公眾假期門票亦已售罄,認為銷售符合預期。他強調,海洋公園防疫措施依據政府規定,所有遊客玩完設施後需要即時戴上口罩,公園內貼有相關告示並會有員工提醒,但暫無強制要求員工及入場人士打針。
不少遊客入園後即衝去水滑梯體驗,但僅一個項目後,隨身攜帶的口罩便濕透,不少市民自備口罩替換。讀小學的周同學說:「口罩好快濕晒,姨姨幫我帶咗十個,家要換一個再去玩。」
泳客:應安排口罩放置處
市民葉先生一家前往樂園慶祝兒子10歲生日,一家人作好濕身準備,但苦於口罩「無處安放」,葉太說:「如果能安排口罩放置處會方便好多。」吳女士亦帶備防水袋及6個後備口罩,她認為樂園門票與儲物櫃的定價都偏高,「入場票已經400元,儲物櫃仲要收多120元,如果平少少會比較合理。」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市面普遍的口罩綁帶較鬆,口罩面濕透後阻力增加,市民呼吸時有機會從側邊漏氣,若口罩表面污染,病毒亦有機會滲入口罩接觸口鼻,起不到隔絕病毒作用,因此若口罩打濕,應該盡快更換。
他建議市民在落水前將口罩妥善放置在乾燥處,待出水後再盡快戴上,園方亦可安排口罩放置處便利市民。他同時建議市民,參與此類與人有接觸的活動前,最好接種疫苗,保護自己更保護他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