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明年將迎來100歲誕辰,香港中文大學今日起舉辦「楊振寧教授百年華誕:物理巨擘 中大摯友」展覽,免費展出他的畢業證書、親筆手稿等珍貴文件。在前日進行的傳媒預展中,中大率先介紹了57年前(1964年)楊振寧首次到港舉行物理講座的珍貴錄音,配上全面的解說圖像與畫面,讓錄音得以「重見天日」,方便公眾重溫高能物理學的發展。
楊振寧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他在1954年與美國物理學家米爾斯合作創立的「楊米理論」,成為了現代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及後,他與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宇稱不守恒」,翌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與成就影響深遠,上述論文更成為了現代物理學其中兩篇最重要的文章。
中大今日起舉行連串活動,包括學術研討會及講座,中大圖書館大學展覽廳亦舉辦「物理巨擘 中大摯友」展覽,即日起至明年1月28日,公眾預先登記可免費入場參觀。中大亦開設網上專頁「跨世紀物理泰斗—甲子中大情誼」,以慶祝其100歲壽辰。在60多件實體展品中,有楊振寧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章複製品、「楊米理論」及「宇稱不守恒」的學術論文、他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就讀時的成績表、畢業證書、親筆手稿等珍貴材料正本,還有一段半世紀前的演講錄音,展示了他與中大數十年的淵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