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好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

選舉委員會選舉順利結束。這是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選舉,具有五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選委會選舉取得圓滿成功,顯示落實「愛國者治港」穩健邁出第一步,揭開了香港政制發展的新一頁;二是選委會選舉充分證明新選制好、愛國者能;三是選委會實現各界別各族群均衡參與,更充分體現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四是選委會促進回歸行政主導、改善政府管治;五是選委會有效抑制碎片化、民粹化、寡頭化,讓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期待新當選的選委謙虛謹慎、擔當作為,履行好選委職責,團結社會各界,凝聚共識,貢獻國家,發展香港,造福港人,續寫「一國兩制」的新篇章。

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主要目的:一是確保行政長官必須由中央信任的堅定的愛國者擔任;二是確保愛國愛港力量在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中穩定地佔據壓倒性優勢;三是確保反中亂港分子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進入香港特區政權機關,從而為「愛國者治港」提供嚴密牢靠的制度保障。今次選委會選舉圓滿舉行,大批愛國者投入到選舉中來,共同踏出落實「愛國者治港」第一步,充分體現「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這條鐵的底線,揭開香港政制發展新一頁。

選賢任能發展優質民主

由提名期到選舉日結束,觀察今次整個選委會選舉的全過程可以看到,選委會選舉候選人貼地親民,普遍聚焦經濟民生,為推動香港發展提出良策良方,為社會提供大量有益的參考。參選者提出的許多有利攻堅老大難問題的新思維、新辦法,展現了愛國者具備的才華才能和正能量,過去那種相互攻擊抹黑的選舉亂象不復存在了。選委會選舉實踐證明,新選制不僅具有選賢任能、選出合格管治者的優勢,而且顯示愛國者有能力魄力治理好香港。

對選委會進行重構和賦權後,來自不同界別和階層的社會精英翹楚,透過選委會選舉進入特區管治架構。其中,新增了中小企業、基層社團、同鄉社團、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等界別分組,使選舉委員來源的社會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有利於實現香港社會政治參與的公正性。從選委會選舉的過程看,今屆來自新舊不同界別的候選人,能夠更好地透過選舉代表其所屬的機構、組織、團體或企業的利益,更好地反映整個界別的訴求,令整場選委會選舉呈現更多元聲音,參政議政內容更加豐富,真正實現香港各族群均衡參與,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促進香港發展優質民主,體現制度進步。所謂新選制是「民主倒退」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抑制碎片化民粹化寡頭化

過去多年來,反中亂港勢力利用選舉制度漏洞進入立法會,大搞泛政治化,製造兩極對立,不僅導致政爭不休、發展停滯,而且威脅國家安全,損害「一國兩制」。新選舉制度堅決排除反中亂港分子,選委會選舉呈現出良性競爭、政綱務實有為的喜人現象,正是新選制下有效抑制碎片化、民粹化、寡頭化的有力說明。建制力量候選人縱使觀點各異,但都能本着愛國者的共同利益,協商溝通、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形成更專業、更多元、更均衡的管治團隊環節。

選委會選舉圓滿成功,在由愛國者組成的選委會的強力支持下,香港一方面將形成更為穩定的政治局面,有利於真正實現基本法關於特區實行行政主導政治體制的制度原意,提升特區管治效能;另一方面,能更廣泛地凝聚社會共識,更好制定經濟社會政策,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選委會選舉結束後,香港將會迎來新變化,是香港社會對新選制下的選委會選舉充滿期待的一個重要原因。

期待選委擔當作為加快香港發展

選委會選舉為香港帶來參政議政新風。新誕生的選委會,聚集了大量愛國愛港、德才兼備、樂於服務市民的有能之士。期待新當選的選委謙虛謹慎、擔當作為、履職盡責,以團結社會各界、凝聚共識的宏大格局,推動香港盡快走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切實回應香港社會對新時代搞好經濟民生的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