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寺女菜販與家人擁18物業 信眾促監管
約260年歷史的坪洲金花廟爆發管業糾紛,以「廟宇住持」自居的菜檔負責人葉金蘭登報自稱為該廟「唯一合法代表」,善信卻質疑其合法性,經查冊更發現葉以個人及家人名義狂掃最少18個物業。賣菜為生的葉金蘭「忽然富貴」,令善信嘖嘖稱奇,要求公開該廟賬目,卻被葉金蘭以「間廟係我嘅,我做主,不需要向你交代」為由拒絕。香港文匯報近日追查發現,金花廟未按《華人廟宇條例》註冊,賬目難受監管,善款去向成疑。事實上,無牌廟宇並非罕見,全港竟有逾四成、約250間廟宇未註冊,更包括不少香火鼎盛的廟宇,例如屯門三聖墟聖廟、荃灣龍母廟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邵昕、文森
早年因關德興信奉香火鼎盛
位於坪洲的金花廟主要供奉「金花娘娘」,雖然沒有金碧輝煌的裝潢、面積也不大,但早年獲已故粵劇武打影星關德興信奉,令該廟聲名大噪,吸引大批善信登島拜祭。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該廟觀察大半天,發現善信不絕,香火鼎盛,不時有善信向香油箱投款。廟前還有一個籌款箱,聲稱為關德興得道寶誕代點塔香,每位捐款一百元。
該廟以各種名目公然募捐,惟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它並未按照《華人廟宇條例》註冊,賬目難受監管,最近更爆出管業權糾紛,多名善長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質疑善款去向。
最慷慨善長十年捐款千四萬
經商的鍾先生是該廟的最大善長仁翁,過去約十年先後在葉金蘭游說下捐助共約1,400萬元。他表示,一開始每次只捐助幾萬元,之後愈捐愈多。除了每年的定期捐助,葉金蘭早年還以「金花娘娘託夢」為由,要求他捐款擴建廟宇,「她聲稱娘娘愈有面子便愈靈驗,當時覺得都是為間廟、為神明做事,所以義無反顧資助四五十萬元。」
另一名善信方太憶述,自己初次與朋友到金花廟參拜時結識葉金蘭,「第一次見面,對方便勸捐,說坪洲善信多為長者,沒有經濟能力,而且每年金花廟賀誕開支大,問我可否贊助。」由於信奉該廟後公司的生意進入佳境,故方太答應捐助,之後慢慢發現開支愈來愈天價,「僅是寶誕上派發的勝意品手串報稱要3萬元,但實際成本不超出5,000元,每次捐錢都唔會發收據,盤數只有她知。」
該廟更「消費」關德興,把他封為「護法大將軍」。自1997年起,該廟每年舉辦各種相關活動,根據2013年一張「癸巳年護法大將軍成道寶誕花炮」的競投記錄顯示,該廟以生薑、髮菜、海味等製作各種花炮,每個競價兩三萬元,其中寫有「出入平安 富貴常臨」的花炮,更以19.8萬元成交,是次活動單是競投花炮已涉及百萬元,但每年籌得的善款下落存疑。
菜販:間廟我做主毋需交代
幾年前,善信發現賣菜為生的葉金蘭「忽然富貴」。鍾先生說:「她及其家族成員手上物業多達18套,不少購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她開始管理廟宇的時候,好難想像喺坪洲賣菜竟有咁多物業。」
詢問之下,葉金蘭辯稱向一位善信借錢買樓,卻被該名善信否認,「佢交代唔到買樓的錢從何而來,我們更懷疑。」善信們曾要求葉金蘭公開賬目,但對方霸氣地說:「間廟係我嘅,我做主,不需要向你交代。」
坪洲鄉事委員會主席黃漢權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該廟一開始由鄉民建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街坊見廟宇日久失修,進行過兩三次修葺,葉金蘭就是善信之一,直至1978年關德興牽頭重建,才逐漸吸引島外善信參拜。「鄉事委員會未曾接手管理該廟,因為覺得該廟係公家,任何人都可以參拜,沒有一個所謂的管理層或住持。」
對葉金蘭以住持自居,更單方面以廟宇名義成立有限公司。鄉事委員會曾多次協調,提議參照天后廟的做法,在每年賀誕期間擲筊,交由神明決定來年由誰做住持,但被葉金蘭拒絕。
善信認為,該廟應該交由合資格人士或機構經營,「在華人廟宇委員會註冊後,由合資格人士或機構經營、管理。善信既可以繼續參拜,廟宇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