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驊指,香港能與前海以至深圳的發展互惠互補,將為前海以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多熟悉兩地法律的執業律師。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中央政府日前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表示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在區內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前海方案」勢必為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業創造更多機遇。香港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在調解、仲裁等方面亦具豐富經驗,能與前海以至深圳的發展互惠互補,加上今年7月首次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將為前海以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多熟悉兩地法律的執業律師,相信會優化營商環境和吸引更多投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浩賢

鄭若驊昨日在訪問中指出,「前海方案」中有很多涉及法律方面的開放工作,有關措施可歸納為五點,一是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一直積極探討的「港資港法港仲裁」,即容許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資企業在沒有涉外因素及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可在簽訂商業合同時選用香港法律作為合同的適用法律,及可就合同或案件的爭議在香港進行仲裁。去年,前海部分規例已通過修訂,展示了「港資港法港仲裁」是實際可操作。她透露特區政府對此已有初步構思,但仍須聽取意見和探討細節,包括訂明有關做法適用於什麼港資機構。

前海一直處理不少涉港案件,因此律政司第二點要做的就是與深圳研究完善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交流機制,第三點則是深化合夥聯營機制。由於廣東省司法廳於2019年取消了在廣東省設立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港方出資比例的限制,以鼓勵和便利更多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在內地設立合夥聯營,提供一站式跨法域法律服務,相信配合早前完成的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前海將有更多熟悉兩地法律的執業律師提供服務。

兩地律師合作 更了解跨法域案

外界有指香港律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執業是在「搶生意」,鄭若驊認為,內地律師與香港律師合作,能了解更多跨法域案件或合同的操作,香港律師也能從中了解內地企業的需求和發展情況,實實在在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第四點是支持鼓勵設立代表機構。鄭若驊表示,目前已有3家香港機構在前海設立代表機構,相信日後會有更多機會共同探索在前海的爭議解決服務。最後一點則是共同開展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業務。

隨着大灣區融合持續深入並不斷推進金融開放,預期跨境金融糾紛將會增加。鄭若驊指出,世上多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都是實行普通法,香港作為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也能在金融糾紛方面發揮優勢。

鄭若驊指出,香港可與內地進行相互認可和協助公司清盤及債務重組的程序,這個合作機制能夠平衡及保障債權人和債務人利益,而善用債務重組亦能減低財困公司的清盤危機,達至保障就業。同時,這套由兩地共同建立的合作機制,有助增加債權人和投資者的信心,營造更佳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調解金融糾紛發揮空間大

她說,香港有不少處理金融糾紛的專業人才,他們調解金融糾紛的成功率亦非常高,相信香港法律界日後在金融糾紛的法律服務方面,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在談到香港方面的落實工作,鄭若驊表示,律政司除了會加強與國際法律組織的交流合作,亦會善用香港在仲裁和調解方面的優勢和經驗,做好內地與國際的橋樑,同時加強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工作、推動香港的網上爭議解決平台,並與參與國際組織的人員借調計劃,提升自身能力,務求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