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PINK~~~
~~~IZ*ONE~~~
~~~BTS~~~
~~~少女時代泰妍~~~
~~~IU~~~

因新冠疫情關係,自從去年1月起至今,所有計劃來港開演唱會的男、女韓團、演員以及台灣歌手樂隊等一律取消來港演出。因此,粉絲們唯有轉移重金支持偶像代言的商品及購買各種周邊產品。偶像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引導粉絲朝着好的方向,不論是哪類型的粉絲,切勿只顧花費為明星們造勢。 ●文:蕭瑟

今年初,中國內地演員鄭爽在美國代孕嬰兒並與男友分手後「棄養」兩個孩子,遭到猛烈抨擊,其後該前男友更在今年4月「爆料」指鄭爽拍內地劇《倩女幽魂》涉及「陰陽合同」而逃稅,及後在8月底鄭爽被判要補稅及罰款,成為繼2018年范冰冰後,第2位因逃稅被罰的藝人。亦有「吳亦凡事件」觸發官方決定整頓娛圈亂象,整頓飯圈。

早前有傳以《新還珠格格》飾演晴兒而獲得非常高人氣的內地女演員趙麗穎即將接演一部以女性創業為主題的商戰新劇,男主角有可能是再度搭檔曾經合作過的王一博,由於之前兩人合作的古裝劇《有翡》播出後,曾有說兩人太似姐弟戀,所以趙麗穎粉絲聞訊即撲出來集體在微博上與對方粉絲互相辱罵,縱使演員雙方的工作室呼籲粉絲們以正向的方式維護網絡秩序惜成效不大,新浪微博官方指趙麗穎工作室管理失職,造成發聲引導不及時,站方決定對趙麗穎工作室採取禁言15天的處罰措施,成為首位因「管理失當」被懲罰的演員。

狂迷送萬元禮物賀偶像

其實應援文化始於日本和韓國,把這種文化發揚的是韓國飯圈,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已存在有打榜應援口號等,當時就有韓團H.O.T.和水晶男孩的應援鬥爭。以前香港「四大天王」及其他天后出唱碟開演唱會的年代,追星飯圈都很簡單,大家都是看舞台、看偶像唱歌跳舞,頂多送幾束花,送些燈牌在演唱會或發布會時以示支持。

且看現今粉絲是如何支持偶像,到2017年期間,都還是為偶像包場刷電影票房刷流量,最近的瘋癲程度,據說內地有粉絲在8月31日為IZ*ONE成員張元英慶祝17歲生日,共送了價值223萬的禮物;有女團成員L的粉絲就集資了1,000多萬去買她新發行的專輯;之前更有粉絲送物資到正在韓國軍隊服兵役的男團偶像,不單止送物資給該偶像,連帶該偶像所屬的服役部隊也「受惠」獲贈大量物資。另外,粉絲團集資購買各大歐美名牌衣服、皮具、手提包、皮鞋等送予偶像的行為已是屢見不鮮,隨便到各粉絲團的應援網頁就會見到無數禮物清單的認證照片。

BTS中國粉絲包機廣告應援

根據澎拜新聞等媒體報道,新浪微博以「傳播不理智追星應援內容」為由,於9月6日關停了21個韓國藝人粉絲群,當中包括少女時代泰妍、EXO吳世勳、IZ*ONE、李知恩(IU)、BLACKPINK成員Lisa和Rose、NCT泰容及防彈少年團(BTS)等偶像組合的粉絲群封賬號30天。微博方面表示提倡理性追星,因此刪除了有問題的內容。微博方面還表示,這是根據中央網信辦8月27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要求取消所有涉明星、藝人個人或組合的排行榜單,規範粉絲群體賬號,嚴禁互相謾罵的信息,亦不准誘導粉絲消費等內容。

據悉事件的起因是BTS的中國粉絲,在這風頭火勢的時候,竟然斥資至少超過200萬,為BTS成員朴智旻(Jimin)慶祝生日,包下飛機身的廣告,將整個機身、機艙以至相關機票都是為朴智旻專屬訂製,宣傳期達3個月之久,成為全球第一個與濟州航空合作的粉絲應援飛機,還說要在紐約的時代廣場買大型戶外廣告牌。正是因為朴智旻的中國粉絲如此高調,微博管理員即時宣布對「朴智旻吧」予以禁言60天的處置,並清理了所有相關的違規貼文。據說該家粉絲團抱着「攬炒」的心態,於是舉報多個韓流著名藝人的應援站以致大家都一起被禁言。

嚴禁在網絡平台違規失言

為落實中央網信辦開展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和「飯圈亂象」專項整治工作安排》的要求,包括微博、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QQ音樂、小紅書等在內的互聯網企業,出席了9月10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召開的專題會議,與會平台共同發起《構建清朗網絡文化生態自律公約》,反對「唯流量至上」,拒絕為違法失德人員提供展示平台,加強對文娛領域相關賬號、評論、彈幕的管理,在保護用戶隱私信息的前提下,對嚴重違規賬號、違規線索等信息進行跨平台共享,並實施聯合懲戒。嚴禁未經合法授權在網絡平台上公布、買賣演藝人員航班、酒店等行程信息或住址、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個人隱私信息。演藝人員或其經紀公司、工作室在網絡平台上出現違法違規、失德失範言行,平台應及時向演藝人員行業道德自律組織報告,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聯合自律。

事實上,由於有不少粉絲均是學生,為了不想他們浪費資源,很多經理人公司一早已表明不接受歌迷送的禮物,BTS早在2018年就在其官方歌迷會網站表示只接收信件;BIG BANG、IU、SM公司等都曾表示過「不會接收粉絲禮物」。去年11月才出道的韓國女團aespa更在今年5月,就發出「謝絕粉絲禮物及任何形式的現場應援」的聲明,聞說之前曾發生過有未成年的應援負責人挾帶私逃。

家長不滿偶像文化滲入教學

在沒有男、女韓團、演員及台灣歌手樂隊等來港演出的期間,幾隊分別於2018年11月及12月出道的香港男子唱跳組合冒出頭來。其中一團的某成員今年4月生日時,粉絲曾包下電車以偶像之名取名,並租下銅鑼灣絕大部分的廣告牌及包下全港各處的LED熒幕及廣告燈箱;另一成員7月生日時粉絲亦花6位數字在尖沙咀碼頭及郵輪作同等規模的大型戶外廣告應援。

近日大部分學校已恢復實體上課,某歌手在其社交平台限時動態分享了一張英文科工作紙,並寫着「陪你們一起做功課」,原來有學校英文科以該藝人實名作為教學例子,事件引來部分家長不滿,認為偶像風氣殺入校園並不適合之外,更有人批評該藝人早前參與演出劇集的題材,有可能令青少年對兩性關係產生疑惑。亦有聲音認為這類偶像工作紙貼地能夠引起同學對學習的興趣,性教育亦非單方面只由學校方面需負起的責任。經過近年的各種「風暴」,其實學校方面亦有責任加強檢視各學科的教材,以保教學路線不會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