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楊新雨報道)今日(16日)上午,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及香港青年聯會聯合舉辦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講會,發布並解讀中央惠港青年8項舉措,包括港青內地實習、交流計劃等,涵蓋青年關心的學業、就業、創業、實習等各個方面,超過150位不同界別香港青年代表出席宣講會。

對於此次出台的8項措施,香港青年聯會常務董事高珊琳表示,去內地實習是非常好的機會,因為自己就是這個項目的受益者。高珊琳說,她大學的時候曾透過實習團去北京實習,不僅開拓了視野,對內地文化及國家發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找到令自己非常滿意的工作。她鼓勵港青好好把握青聯出台的新措施,積極採取行動,第一步就是去申請,因為申請之後可以收到很多信息,說不定從中就蘊含着對自己有利的機遇,她鼓勵港青趁年輕多去了解世界。

團結香港基金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秘書長楊仕楠表示,自己比較關注港青赴內地交流和在大灣區開通港澳青年服務熱線,這兩項措施對於港青去內地創業大有幫助。楊仕楠說,自己本身從事市場營銷行業,香港青年去內地創業初期,因為對內地文化、生態、推廣渠道等不是很熟悉,很難與人建立信任感,找到第一個客戶,如果可以有多些交流渠道,便有更多機會認識新客戶。此外,港青在內地創業遇到問題時,可以有專門的服務熱線,打電話就可以直接找到聯絡人,許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有助創業港青成功開拓內地市場。
提及港青的優勢,楊仕楠以自己的行業為例,他說香港作為聯繫內地與海外的橋樑,港青從中既可以幫助海外企業進入內地,也可以幫助內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而且因為從小接觸IG、FB、YouTube等社交平台,對於產品營銷,較內地有更多宣傳渠道;此外,外國行業有新資訊發布,內地需要將英文先翻譯成中文,港青則可以獲得一手消息,這樣就比別人先一步知道市場在發生什麼,從而做出最好的決策。

對於香港青年組織如何繼續提升服務,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梁毓偉表示,最重要是轉變思維,不能再像以前單純帶港青去內地旅遊,而是應該花時間了解現在青年人的喜好,用他們的興趣愛好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增強活動主體化,打破地理局限性,這樣就算年輕人有着不同的對事物的看法,都有機會會被這些項目吸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