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
內地機構可借債券通南向通拓展海外資管渠道,豐富投資多樣性,分散內地債券的投資風險。他指,「香港的金融市場,股和債一直是不太匹配的,債券市場發行表現一般,多靠內地發行,也以人行和財政部發的離岸債券為主。這也造成了香港債券市場大大被低估。」
截至今年,香港債券融資規模達2,300多億元美金,這個市場容納量在亞洲也是名列前茅的,在賀金龍看來,隨着金融產品的日趨多元化,料香港債券市場孕育着很大的投資機會。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
內地投資者有分散資產配置需求,香港債券產品系列都很齊全,像投資級的債券、垃圾債等各種風險級別產品都有,可以滿足各種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債券投資沒有像滬股通和深股通中過多的限制,都是機構投資者,風險意識強,均會做好風險控制,按照香港市場交易規則審慎地展業。
此外,李大霄認為,國際主要金融機構都在香港開展業務,南向通的開通令香港債券市場有豐富的交易對手,加上通暢的渠道、豐富的投資產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研究員、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余洋:
香港債券市場與內地相比,風險收益結構具有一定差別,鑒於內地資金剛開始將從較為熟悉的中資企業美元債或者點心債作為投資對象,南向通開通後將有助於提升相關債券品種的流動性、減少香港債券市場相關品種與內地債券市場的風險收益差距,降低內地企業債券融資成本,促進內地企業前往香港債券市場融資。
對於內地機構來說,參與南向通投資香港債券市場最好先從熟悉的品種開始,比如中資企業或內地政府在香港市場發行的美元債、點心債或者港元債。除點心債外,在投資前要充分考慮匯率波動風險,必要時應通過貨幣掉期合約等衍生工具鎖定匯率波動風險。對於採用槓桿交易的投資者要多注意債券的流動性風險,嚴格控制槓桿倍數,隨時保證充足的抵押品數量。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孔雯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