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心」就特區政府下月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期望,包括建議盡快設立「文化局」及「復和公署」以修補社會撕裂。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社會氣氛回復和平理性,但社會撕裂仍有待修復。「凝聚民心」平台發起人之一、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昨日表示,為回應社會未來發展,「凝聚民心」平台對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期望,包括建議特區政府盡快設立「文化局」及「復和公署」,透過「軟工夫」修補社會撕裂,凝聚民心,達到良政善治。

建議成立「文化局」弘中華文化

梁美芬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一直以來都缺乏民族認同感,導致不少年輕人中了「反中亂港的鴉片毒」,誤信所謂的「違法達義」,才引發黑暴亂象。為彌補有關漏洞,她建議成立「文化局」,弘揚中華文化。

梁美芬指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將香港的文化地位、角色寫進國家規劃,銳意將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相信「文化局」任重道遠,可為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之外增添新桂冠。

嚴格打擊犯罪分子的同時,如何彌補社會因政見不同而衍生的撕裂也是重要的工作,梁美芬建議設立「復和公署」及「復和專員」,專責處理修例風波引發的善後工作,彌補社會上因政見不同而產生的撕裂情況,並集中處理校園內各種欺凌事件,形式可以參考現行中小學的社工政策,實行每校一調解員。

針對市民最為關注的房屋問題,梁美芬建議將運輸及房屋局分拆,恢復由一個政策局負責房屋、土地發展規劃等工作。

她認為,在解決劏房戶的住房問題的同時,政府還應協助劏房戶脫貧,故「凝聚民心」將以義工的形式為劏房戶的子女提供免費補習,利用知識向上流。

同時,梁美芬認為,公務員應該改變目前的官僚文化,跳出故有的思想枷鎖,一切以民為本,並且要有國際、國家的視野。她建議所有加入政府的官員,包括司長、局長及公務員等均須進入公務員學院受訓,讓管治班子熟悉行政管理的運作。

「凝聚民心」平台另一發起人、大律師吳英鵬建議,應完善專業法律教育,特別是對部分在外國完成法律基礎教育、沒有受過系統性的基本法教育的PCLL學生,在入學考試增加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他又建議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增加市民的法律知識,增強市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