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失業率回落,各行各業為迎接經濟復甦,加緊招聘。勞工處昨起一連兩日舉行招聘會,不少僱主表示行業漸現「人手荒」,即使已將薪酬調升一成,請人工作依然較為困難,部分工種如洗碗員、美容師等職位乏人問津。
勞工處昨日及今日在灣仔修頓場館舉行就業博覽,共有48間機構、合共提供3,300個職位空缺,包括電話銷售員、飛機引擎維修見習員、文員、廚師、侍應等各類別職位,適合不同文化背景的求職人士申請。
消費券帶旺市道辭職轉行
沙嗲王集團人力資源部門主管鍾小姐表示,因受疫情的影響,再加上消費券陸續派發,市道暢旺,員工要經常加班,工作量倍增。同時,部分員工見就業寒冬已平安度過遂辭職轉行,使流失情況惡化。鍾小姐又指,「請人好困難,已經將員工薪資進行上調,時薪增至50元至70元,也沒有強制要求求職者打針,但仍然沒有很多求職者主動上來應徵。」
一間美容集團則主力招聘按摩師、美容師、辦公室助理等全職職位,該集團人事部經理張小姐表示,早前受疫情影響,美容院停業好一段時間,「現在仍有市民減少出街,去美容院的客人也大幅減少,行業低迷可能仍會維持,新人都不敢入行,所以好難請人。」張小姐又指,公司已經將員工薪資上調10%,但首日應徵反應冷淡。
求職者冀提供更多工種選擇
但將屆退休年齡的劉女士則表示,該招聘會提供的工種少,沒有心水職位。劉女士之前在老人院工作,負責照顧長者,疫情爆發後,她因怕受感染而辭職,本以為疫情好快過去,沒想到疫情持續逾年,其間她一直失業。「這個招聘會沒有看到與老人院相關的職位,希望勞工處日後可以提供更多工種的職位,令求職者多點選擇。」
另一位求職者唐女士之前從事服裝文職,正在物色月薪介乎1.2萬元至1.3萬元的文職工作,但昨日只發現一份比較適合自己的文職工作。
她認為,勞工處這次的活動比去年多了不少職位空缺,但與文職相關的職業仍然太少,希望勞工處可以考慮再多點行業,讓求職者可以自行選擇較喜歡的職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