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都是中國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學經典作品不但文辭優美,而且蘊含豐富的內涵,有助培育學生的審美情趣、品德情意和文化修養。當中的經典名句言簡意賅、文質兼美,如「溫故而知新」、「專心致志」、「克己復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淤泥而不染」、「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上一層樓」等,是文學、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的生活語言。學生多讀經典作品,能豐富思想內涵,內化正向思維,提升語文素養。
香港《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最後報告》(2020)指出,身為中國人應懂得欣賞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並建議從小開始培養學生欣賞中國文學作品和文言經典,再於中學階段逐步加強有關方面的培育。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就此成立專責委員會,成員包括學者、前線中小學校長和教師,檢視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中國文學和文言經典的學習。委員建議要多引導學生欣賞經典篇章和名著,並就中小學課程的不同學習階段推薦適合學生學習的文言經典作品,幫助他們豐富語文積澱,培養品德情意和提升文化修養。小學階段主要選取音節優美,琅琅上口的古詩文作為建議篇章,例如《江南》、《回鄉偶書》、《客至》、《朱子家訓》,讓學生多誦讀,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之美。中學階段的建議篇章則作為學生閱讀輸入的核心部分,包括《愛蓮說》、《習慣說》、《國風·關雎》、《大學》(節錄)等,讓學生透過熟讀精思,掌握篇中文學、文化內涵。
第一至第四學習階段的建議篇章篇目已上載至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組網頁,篇章賞析及其他相關資料,如教學設計、朗誦錄音、書法欣賞,正陸續上載至該網頁。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些建議篇章,我們邀請了不同的學者撰寫「篇章賞析」,將透過本專欄逐一跟讀者分享。
教育局會繼續以多元策略,包括籌辦不同大型活動,如廣受學界歡迎的「中國歷史文化常識問答比賽」,以提升學生學習中國文學、歷史和中華文化的興趣。
此外,本年亦會配合「建議篇章」的實施,繼續推行「中華經典名句推廣活動」,營造氛圍,讓學生及公眾一起欣賞名篇名句,滋養情意。期望學校、各機構及團體齊心協力,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學習語文,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
●何燕萍 總課程發展主任(中國語文教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