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 論壇官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在9月4日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當前全球的通脹壓力增大,今年以來80%以上的經濟體通脹水平均在上升,全球核心通脹率呈現多年最高水平。「種種跡象表明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無限量化寬鬆政策扭曲了資金價格,加劇資源錯配,助長市場投機和脫實向虛,很可能留下嚴重的後遺症。非常規刺激政策雖在短期內對緩解危機有治標的作用,但很難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各國應合作護國際市場穩定

周亮指出,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多個國家的股市債市匯市和大宗商品市場大幅波動,部分國家的債務負擔沉重。一季度末全球的債務餘額約達289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360%,創歷史新高。

周亮表示,非常規刺激政策雖在短期內對緩解危機有治標的作用,但很難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隨着主要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出現轉向預期,部分國家面臨的資本外流、貨幣貶值、通脹加劇等多重壓力,金融的脆弱性上升。在當前的形勢下世界各國應加強協調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市場的穩定,推動全球經濟健康可持續地復甦。

金融系統支撐中國去年經濟正增長

周亮說,2020年中國成為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金融系統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銀保監會開展延期還本付息應急貸款試點、讓利實體經濟等數十項措施,推動創新信貸和保險產品確保精準直達,着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小微民營、綠色生態等領域的新增信貸保持較高的增長,保險保障功能有效發揮。

在穩增長的同時,金融風險的防控也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一是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着力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二是重點領域的風險有序化解。近四年來累計處置了不良貸款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過了前12年的總和,高風險影子銀行較歷史峰值壓降23萬億元。三是金融體系的穩健性明顯提升。銀行保險機構的公司治理不斷完善,內控合規管理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主要監管的指標良好,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4.48%,保險機構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2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