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回覆香港文匯報表示,至今有3宗Mu病毒的輸入病例。圖為香港機場為入境旅客辦理檢疫手續。資料圖片

專家:新病毒或削疫苗效能 須做好外防免流入社區

Delta新冠變種病毒令全球多國疫情反彈之際,另一變種病毒Mu在南美等地爆發,香港更出現相關的輸入病例。衞生署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表示,至今有3宗Mu病毒的輸入病例,患者分別來自哥倫比亞和美國,世界衞生組織指該病毒或對新冠疫苗具更強的抵抗力。有香港專家指,Mu病毒有可能會影響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但強調接種新冠疫苗仍是最有力的防禦工具。有專家則強調,最重要是做好外防輸入措施,防止變種病毒流入社區。●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衞生署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表示,衞生防護中心至今錄得3宗Mu變種病毒(即B.1.621)個案。翻查資料,其中一名19歲男子(個案11867)和22歲女子(個案11868)均來自哥倫比亞。他們非本港居民,於6月6日搭乘荷蘭航空KL819航班抵港,男患者同日發病,女患者則無病徵,兩人均在機場採樣呈陽性,6月8日正式確診。

另一患者是26歲女子(個案11976),為本港居民,4月26日及5月17日已在港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7月20日搭乘國泰航空CX845航班由美國返港,入住灣仔港島英迪格酒店,檢疫第三天樣本呈陽性。據資料顯示,3人經治療後已出院。

哥國首發現 世衞籲重視

該變種病毒今年1月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世衞本周二將這款學名B.1.621的病毒命名為「Mu」,更列為「需要留意」(Variants of Interest)的變種病毒。世衞報告指,截至上月29日的過去4周內,有逾4,500個患者的樣本證實為Mu變種病毒,其中2,065個來自美國,哥倫比亞佔852個,而西班牙和墨西哥分別有473個和357個。

雖然該病毒全球流行率低於0.1%,但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病例持續增加,分別佔感染個案39%和13%。不過,由於不少國家測序能力較低,現有數據未必反映其流行程度。世衞警告,該病毒有多項突變,表明或有「免疫逃脫」特性,即對疫苗更具抵抗力,但須進一步研究證實。

哥倫比亞公共衞生研究主任梅卡多(Marcela Mercado)前日指出,Mu變種病毒已成為當地主要病毒株,該國4月至6月爆發第三波疫情時,平均每日約700宗死亡病例,當中近三分之二死者均感染Mu病毒,而目前有超過43個國家或地區發現該病毒,顯示具高度傳染力。

香港鄰近地區近期相繼出現Mu變種病毒輸入病例,如台灣上月有一宗輸入個案,日本亦有兩宗,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日亦表示發現首3宗Mu變種病毒輸入病例。

何栢良:接種是最有力防禦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出,暫未知Mu是否有更強傳染力,但基因圖譜分析,該病毒S蛋白出現最少9處變異,包括N501Y及E484K突變。這些位置有突變,肯定影響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建議特區政府即使該病毒未有流入社區,衞生防護中心也應詳細公布病例資料,令市民掌握情況。

他不排除不久將來會出現具更高傳播力和爆發性的新變種病毒,而最有力防禦工具是接種疫苗。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3名感染Mu病毒患者在機場或檢疫時經檢測發現,病毒未流入社區,毋須特別擔憂,現時最重要是做好外防輸入措施。不過,機管局3個月前恢復轉機服務,他擔心愈來愈多過境旅客會帶來交叉感染危險,建議特區政府應限制疫情嚴峻地區人士來港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