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茂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新家園協會董事會主席

國家「十四五」規劃宣講團系列活動圓滿結束,讓廣大香港市民進一步認識「十四五」規劃的機遇,充分了解香港如何在對接國家規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鞏固香港優勢,構建發展新格局。全球發展的最大機遇在中國,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隨着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實施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確立,香港正面臨新一輪歷史發展機遇,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在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中,香港一定能夠打造新優勢,作出新貢獻。

發展是永恒的主題,是解決各種問題的金鑰匙。沒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就沒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礎和前提,解決深層次矛盾只是空談,香港只能陷入內耗蹉跎的惡性循環。非法「佔中」、旺角暴動以至「黑暴」等事件,衝擊香港法治穩定,導致社會撕裂,令發展更加舉步維艱,受害的是全港市民。

深刻領會「三個為了」深意

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宣講會致辭時強調,「這一年多香港的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說到底是為了維護和發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是為了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是為了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駱主任的「三個為了」,充分貫徹及體現中央愛港挺港的初心,讓港人更清楚明白,中央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都是為了確保香港回到政通人和、繁榮穩定的軌道。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港人謀幸福、為香港創繁榮。香港各界應深刻領會「三個為了」的深意,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提供的機遇,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齊心協力解決本港經濟民生問題,實現香港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鞏固競爭優勢,包括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傳統範疇,並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等,讓香港走進更大、更廣的14億人口市場。這些多元綜合定位,正是要推動香港產業多元化、為香港經濟發展培育更多新優勢、注入更多新動力,正是要破解香港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正是要為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提供更多就業創業的空間和機會。

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亦指出對港的管治要求,如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和推廣國情教育等,進一步加強香港市民的國家意識。這既是國家發展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關乎全港700多萬市民的切身問題。回顧過去40多年,國家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從不缺位。香港為國家作出歷史性貢獻,同時國家改革開放亦促進了香港的發展。在國家改革的歷程中,香港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貢獻者,也是受益者。

把握發展新理念新要求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規劃,堅持落實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勢不可擋,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大勢所趨、機遇所在。香港要加快與內地的融合,須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積極把握中央新發展理念要求,凝聚廣泛共識,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正如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強調,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不僅包括政策對接、產業對接、市場對接,也包括理念對接、思路對接。香港應發揮好既有優勢,堅持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根本原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