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出台 打造「兩中心兩樞紐兩高地」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昨日正式出台。對標國際最高標準,上海將以打造「兩中心、兩樞紐、兩高地」為具體目標,加快推進金融「國際化、市場化、數字化、綠色化、法治化」,到2025年,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明顯增強,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奠定堅實基礎。●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 上海報道
從《規劃》列舉的具體目標可以看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從過去以「對標」、「學習」為主,轉化為主動作為,更多發出「上海聲音」。新提出的具體目標包括:「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生態系統更加成熟,更好滿足國內外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競爭力明顯增強,助推城市數字化轉型。
冀更多發出「上海聲音」
到2025年,上海的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地位將基本確立,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人民幣跨境使用樞紐地位將更加鞏固。而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還要進一步打造「國際金融人才高地」和「金融營商環境高地」,集聚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吸引更多國際國內優秀人才到上海貢獻智慧。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在昨天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規劃》的制定以三方面思考為基礎:一是着重加強上海的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二是堅持國家戰略定位,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的推進。三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把握國際經濟金融最新趨勢和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聚焦於全球資源配置
吳清的介紹中,着重強調了上海要不斷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他表示,這也是中央對於上海的明確要求。具體來說,就是在不斷探索制度創新、加大金融開放力度基礎上,聚焦國際重大平台,提升上海金融市場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
在「十四五」期間,上海要推動設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註冊登記中心、國家級大型場內貴金屬儲備倉庫等。加快推進包括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在內的中國債券市場統一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黃金國際板建設,推進期貨市場開放。發布《關於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打造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同時,將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上海膠」等「上海價格」在國際金融市場廣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
具國際影響力碳定價中心
「綠色金融」是近年來業界較為關注的新焦點,吳清表示,未來五年,上海將率先探索金融「綠色化」路徑,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依託上海金融資源集聚、科技和產業基礎雄厚、對外開放程度高等優勢,率先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碳金融市場,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定價中心。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支持碳金融業務創新。
集聚綠色金融專業服務機構,發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引導作用。探索氣候投融資試點,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氣候投融資業務。深化綠色金融國際交流合作,支持新開發銀行等機構發揮積極作用。優化綠色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構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