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劇是一門藝術,由劇本、道具到戲服全都是創作,甚至可以在其中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讓話劇演出更有趣味。近年,有中學將話劇與科學融合,創作出STEM×Art 創意科學話劇,讓演員和觀眾一邊享受話劇,一邊了解科學實驗原理,寓學習於娛樂。科學話劇至今已完成了三屆排練和演出,該校科學話劇負責老師表示,話劇能提升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也為演員們的中學生涯中譜出美好回憶。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美婷
《STEM×Art 創意科學話劇:詭科學》是將軍澳香島中學科學話劇組的第三屆話劇劇目,是次劇目原於去年度作排練和實體演出,但因疫情緣故延期至本學年正式開始排練和改為錄製演出。由去年九月初便開始聚集演員,討論排練時間,到今年農曆新年後正式開機拍攝。話劇中共有七名演員,他們均是學校中二及中三的學生。
科學話劇,顧名思義當然包含科學元素,整套話劇共有六個科學知識反應,包括:火三角實驗、振盪化學反應、牛頓力學實驗、催化作用實驗、巨型空氣炮和特斯拉線圈示範。話劇故事發生在科學館,博士日以繼夜研究實驗,怎料助手不幸因實驗失敗而離世,成為幽靈,其父親為了替女兒報仇,潛入科學館搗亂博士的實驗,殊不知竟錯手替博士完成了實驗,科學館中更遇到大盜、小偷和特務潛入偷取寶物,互相爭奪,最後揭發寶物中的秘密。
35小時拍攝初體驗
整齣話劇,十多分鐘,卻花了數個月共35小時拍攝,對於毫無話劇演出經驗的學生而言,既有難度與挑戰,又樂在其中,贏得經驗更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認識到其他同學是排練之前沒想到的,未玩話劇前,純粹是希望突破自己,後來也成功了,我也是第一次對着鏡頭30多小時。」紀韋匡說。
話劇中飾演博士的紀韋匡,最多戲份,他向記者分享到劇中難忘又有趣的一幕,他說:「有一幕我在劇中遇到幽靈,導演為了讓我詮釋驚嚇的感覺,就偷偷躲在我腳下,然後突然觸碰我的腳,我當時自然反應真的嚇了一下,殊不知出來效果十分好。」為了讓演出時的驚嚇感覺更加真實,紀韋匡收到劇本後在家中不斷排練,「有時幻想一下看到幽靈的反應,對鏡練習一下驚嚇反應的樣子,在學校有時遇到劇中飾演幽靈的同學,她也會走過來嚇我,讓我習慣恐懼的感覺。」
在劇中飾演幽靈的陳芷柔,觀眾眼中最難忘的是,她在劇中飄移的效果,她說:「在拍攝時我踏在板車上讓人拉動,那時我也很害怕會跌倒不敢亂動,光是這一幕我也拍了半個多小時。」
問到參加科學話劇製作,有否提升對科學的興趣,同學們均異口同聲說有,「我會希望找到話劇中的科學實驗背後的原理,所以也會上網查更多資料,我在上科學課的時候也會更專心。」飾演保安員的湯智深說。在角色分配上,同學們表示這齣話劇並沒有主配角之分,角色分配也是隨學生的意願,大家也是一拍即合,各有自己的喜好。
寓學習於娛樂
「話劇,就存在天馬行空的空間,可以讓演員做一些現實生活上做不了的事情,所以在是次話劇中也加入了較瘋狂、奇異的角色,例如:大盜、特務、幽靈等等。」話劇負責老師、科學科科主任鍾堯基說。是次話劇劇本由學生集體構思,要成為演員之一也要經過試鏡,參加者在試鏡過程中需要演出劇中一小段劇情,其後經老師篩選,成為演員。
科學話劇至今已是學校的第三屆活動,學校依然支持科學話劇,鍾老師表示,期望藉此增加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排練話劇並不簡單,但我仍覺得十分值得,教學並非只可在嚴肅的課堂上進行,科學話劇同樣是有趣的學習課堂,演員們在試實驗的階段能學習科學原理,誇張的手法也使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與一般話劇製作不同,科學話劇在構思劇本前要先「試實驗」,後再以故事串聯實驗。鍾老師續指,話劇中的所有實驗必須首要考慮安全,「我們也試過某些實驗演出效果相當好,但有些危險性所以最後放棄加入該實驗,其次,在劇中的實驗希望能把尺寸放大,在舞台上能誇張呈現給觀眾。」
學校以往的科學話劇均是實體演出,今年首次以錄影演出方式呈現,鍾老師表示整體排練感覺很不一樣,「錄影方式排練,我們一邊排劇,排好一場便錄影,錄影製作的形式比以往排戲更困難,拍攝時間長難以有專注度,所以我們只能把劇中的情節拆散拍攝,每幕數10秒。」雖然這樣的拍攝模式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對於出演話劇的初哥們而言,這種模式更有利拍攝,「演員們既要記動作,又要背稿,把劇本分散拍攝,演員們更好地拿捏劇本細節,壓力也較少。」
問到實體與錄製演出的成效,鍾老師坦言錄製演出是疫情下的唯一選擇,但他仍然偏向支持實體演出,「實體演出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在舞台上有各種情況出現,更加考驗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演員與觀眾也有更好的互動性。」
冀為學生留下美好回憶
在訪問前夕,正是學校中三學生選擇選修科的時期,作為教授科學科的鍾老師表示,對於話劇組中三的學生全部選修科學科感到驚喜,「起碼這些話劇組同學會想更了解科學,這令我感到很欣喜。」在是次的話劇中,除了內容,其話劇海報設計更是相當吸睛,為此,鍾老師特意邀請了有相關經驗的校友們協助製作海報,為的是希望為話劇演員們留下難忘回憶,「我常和演員們說,這次科學話劇的經歷可能是你們在中學生涯中唯一一個深入的學習活動,因此我也很堅持要製作海報,因為對演員們而言,這些都是很美好的回憶。」
評論